市中區拆違拆臨成效顯著 受到市民寫信表揚
5頁A4大小的信紙,約2000多字,字里行間透露著對轄區拆違拆臨成果的欣喜及對“雙拆”擔當者的感動。
5月1日,67歲的市中轄區居民辛安花了一天時間,將自己的切身體會躍然紙上。自全市拆違拆臨工作啟動以來,作為市中區市民巡訪團團長的辛安幾乎每天都蹬著自行車穿梭在大街小巷,轄區面貌一點一滴的變化都了然于心。
5月3日上午,記者在趵突泉景區內見到剛參加完“五三慘案”紀念活動的辛安。問及寫這封信的初衷時,辛安說:“我們這些在這里生活了近70年的‘老濟南’,一直密切關注拆違拆臨的迅猛進展和可喜戰果,并深為新一屆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魄力、責任、毅力和擔當精神所感染”。
一場整治最徹底、效果最明顯的“民生行動、民意之戰”
上世紀90年代初,辛安一家住進了樂山小區,“當時這里是濟南第一個舊城改造的開放式居民小區,環境很好,人人都羨慕。”然而隨著不少一樓住戶的擴建營商,社區內環境臟亂差、消防通道擁堵等一系列問題開始凸顯。雖然經過多次整治,但回潮現象一直不斷。
在辛安看來,要想讓小區面貌徹底改善,必須要發揚“釘釘子精神”,打破背后的經濟利益。此次拆違拆臨行動體現出前所未有的力度和氣勢,正迅速改變著轄區面貌:市中區上下層層發動,街道、社區工作人員深入一線,執法人員雷厲風行,社區志愿者及時巡查……以此形成的拆違合力,讓社區過去存在的亂搭亂建、占道經營、低檔集市等徹底根除。
“拆違的廣度、力度、深度前所未有,表現的決心、魄力、堅毅令人欽佩。”辛安在信中寫道,“此次行動是濟南市歷史上拆違拆臨、拆除違規廣告行動中‘領導最重視、發動最全面、領域最廣泛、決心最堅決、整治最徹底、效果最明顯’的民生行動、民意之戰。”
“他們五一節也沒休息,對樂山小區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整治……這才像個省會城市社區的樣”
正是得益于政府對違建臨建保持的高壓態勢,讓市中轄區面貌有了質的變化,居民居住環境越來越舒心,但也因此讓部分人利益受損,個別違建業戶出現抵觸情緒甚至暴力抗法。
據介紹,一位年輕工作人員在樂山小區內執法時,被一位情緒激動的業主打傷。面對這種情形,拆違拆臨工作組人員絲毫不畏懼,始終堅持以理服人,對仍然暴力抗法的攤販采取強制措施,起到震懾作用的同時,也讓雙方的矛盾得到淡化,使各項拆除行動順利進行。
辛安說,自己多次在轄區內看到市中區、街道相關負責人在一線親自指揮,“居委會也發揮重要的‘打前站’作用,他們五一節也沒休息,對樂山小區進行雷厲風行、大刀闊斧的整治,拆除了數百米的街邊飯攤、私搭亂建,取締了占道擺攤集市,規范了沿街院落,這才讓小區像個省會城市社區的樣。”
“實行大聯動,多方制約違建者,建立長效機制防止回潮”
“多年的骨頭啃下了,多年的釘子拔掉了,伸張了正義、平撫了民心”、“以極快速度對省實驗中學以東出租屋、斜馬路數百米違建商鋪一天時間拆除完畢”、“這次政府行動太快了、決心太大了,前邊剛拆完,馬上就運走,接著就綠化”……
以上情形只是轄區“雙拆”工作的縮影。辛安在信中提到,相比于拆除工作,政府對違建拆除后如何利用空間同樣重視。“樂山小區里安起了健身器材,種上了花草綠植,南門旁的空間現在成了居民休閑樂園,我現在雖然已經不住那了,但是小區的點滴變化還是讓我感到十分欣慰。”辛安說,“應繼續發揚‘能啃硬骨頭、敢于打勝仗’的思想作風,實行大聯動,多方制約違建者,讓這次行動成為‘新起點’,建立長效機制防止回潮。”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