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市“打造四個中心、建設現代泉城”和“1+454”體系的部署安排正逐步推進,槐蔭區“四個槐蔭”建設的號角已經吹響。槐蔭區紀委主動適應經濟發展大局,堅持圍繞中心與聚焦主責主業相結合,堅持從嚴執紀與保護擔當實干相結合,堅持集中治理與構建長效機制相結合,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積極部署開展“五大行動”,履職擔當、服務發展,為“四個槐蔭”建設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紀律保障。
“肅紀護航”行動 確保政令暢通
近日,槐蔭區成立了由區紀委、區委組織部等單位聯合組成的專項督察組,對全區各街道大氣污染防治、值班備勤、安全生產等區委區政府重點工作開展督查督辦,督查過程中下達整改通知書33份。該區紀委對督查中發現的2名工作履職不力的街道分管領導進行了問責,以嚴明的紀律維護全區安全穩定,這是該區紀委圍繞中心,開展“肅紀護航”行動的一個縮影。
為推動“五大行動”開展,該區紀委召開了全區動員大會,區委書記國承彥專門作出批示,區紀委從講政治講大局的高度,充分發揮為中心大局工作保駕護航作用,當好全區政治生態“護林員”;區長朱玉明作出批示,區紀委履職盡責,勇于擔當,為全區經濟社會健康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全區紀檢監察機關進一步增強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忠誠履責,主動作為,拉開“五大行動”的大幕。
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該區紀委堅決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決維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定不移地把“四個意識”貫穿紀檢工作始終。按照“工作不牽頭、監督不缺位”要求,圍繞區委“541”工作部署,聚焦“四個槐蔭”建設,開展對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堅決查處對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安排部署,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行為。選派專人跟進經十一路片區、張劉片區拆遷等全區重點項目開展監督,對拆違拆臨、創建文明城市、環保督察等重點工作開展專項督查,以鐵的紀律捍衛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順利開展,為中心工作保駕護航。
“明責清風”行動 助推作風轉變
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失責必追究,該區紀委建立健全黨委主體責任、紀委監督責任、黨委書記第一責任、班子成員“一崗雙責”的“四責協同”機制。各黨(工)委、黨組擔負起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黨(工)委、黨組書記落實第一責任人責任,領導班子成員落實“一崗雙責”,全區紀檢監察機關落實監督責任,層層傳導壓力,層層壓實責任,形成知責、履責、督責、述責、問責閉環,以強有力的問責助推作風轉變。
持之以恒糾治“四風”,在元旦、春節、清明、“五一”、國慶、中秋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暗訪檢查,對機關內部食堂開展暗訪,對違規公款購買消費高檔白酒問題開展集中排查。2017年,全區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31起,處理36人,其中給予黨政紀處分7人,釋放了執紀必嚴、違紀必究、越往后越嚴的強烈信號。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要求,加大對重點工作中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整治力度,重點圍繞扶貧攻堅、土地征收、房屋拆遷、集體“三資”管理、吃拿卡要等問題集中排查線索,共查處群眾身邊腐敗問題54起,處理52人,給予21人黨政紀處分。
以問責常態化促進責任落實,圍繞拆違拆臨、創建文明城市、環保督察、大氣污染防治、安全生產、重要時間節點值班備勤等重點工作和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問題開展督辦問責,2017年實施黨內問責58起,其中問責黨組織25個,問責35人,黨紀處分1人,讓失責必問、問責必嚴成為常態。
“金盾筑網”行動 規范權力運行
“一言一行莫忘公仆形象,一分一毫切記公私分明,一舉一動心系百姓冷暖,一心一意建設‘四個槐蔭’……”元旦來臨,一條廉政提醒短信同時出現在槐蔭區800多名領導干部的手機上。每逢節假日和重要時間節點,通過廉政短信的方式提醒大家謹慎用權、遵規守紀,已經成為該區紀委紀律教育的“傳統項目”。去年以來,共發送廉政提醒短信8600余條,引導黨員干部加強自律,筑牢思想道德防線。
規范權力運行,關鍵要構建不能腐的“籠子”,筑牢不想腐的“堤壩”。該區紀委從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監督入手,扎緊制度“籠子”,圍繞工程建設、土地規劃、征地拆遷、招標投標、物資采購、行政審批、資金使用等關鍵環節,實行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完善制度、規范行為、健全機制、堵塞漏洞,預防違規違紀問題發生。充分運用“槐蔭區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管理平臺”,對各單位部門和領導干部實施全面動態的紀律監督,保證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充分發揮巡察“利劍”作用,聚焦中心任務開展政治巡察,堅持問題導向,突出巡察重點,現已開展兩輪巡察,涉及14家單位,在首輪巡察中共發現問題線索22條,持續推動區委、區政府重大決策部署落地生根。切實發揮紀委派駐機構的“探頭”和“前哨”作用,把監督工作融入到被監督單位業務工作中去,加強對領導班子特別是主要負責人履責情況和決策過程的監督,杜絕政令不暢等問題。織密監督網絡,切實發揮12345市民服務熱線、“啄木鳥行動”、“政務監督熱線”、“作風監督面對面”等平臺作用,把黨內監督與國家監察、群眾監督結合起來,與法律監督、民主監督、審計監督、司法監督、輿論監督協調起來,增強監督實效。
“清障護林”行動 凈化政治生態
政治生態的“山清水秀”,離不開治“病樹”、拔“爛樹”、正“歪樹”、護“森林”。該區紀委堅持抓早抓小動輒則咎,對領導干部苗頭性、傾向性、輕微違紀問題進行及時處理和糾偏,防止其小錯釀成大錯、違紀滑向違法。注重用好第一種形態,加大談話力度,今年以來,談話函詢41人,誡勉談話10人,讓“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堅持優化環境掃清障礙,把握監督執紀問責定位,嚴肅查處各級執法、監管、審批、公共服務等窗口行業和領域在工作中態度生硬、作風粗暴、方法簡單、執法行為不規范、自由裁量權過大、濫用職權、吃拿卡要等問題,針對基層站所、窗口部門、執法部門工作效率、服務態度等問題開展5次明察暗訪,督促有關部門認真落實“最多跑一次”“店小二式”一對一精準服務和“企業不跑政府跑”等辦事機制,營造更加廉潔高效、公平公正、穩定透明的營商環境。充分認識懲治腐敗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緊貼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注重查處影響改革發展穩定的案件,查處利用司法權、行政執法權、行政審批權謀取非法利益,堅決查處阻礙經濟發展的腐敗問題,實現查辦案件的法紀效果、政治效果、社會效果相統一。
“淬火鑄劍”行動 打造紀檢鐵軍
每天晚上,位于槐蔭區政務中心10樓紀委機關的燈光已經成為大樓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一邊端著加班盒飯,一邊討論工作,已經成為該區紀檢監察干部工作的常態。
今年以來,面對紀檢監察工作新形勢新任務,區紀委勇于擔當,自我加壓,主動作為,委領導班子成員帶頭加班加點,堅決落實“紀檢1.5模式”,做到“事不過夜、案無積卷”,堅持“每日工作見成效、任務不完不撤兵”。為了打造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作風過硬的紀檢監察“鐵軍”,該區紀委提出“圍繞一個目標,落實兩項要求,做到六講”的隊伍建設目標,在全區紀檢監察系統開展“解放思想當先鋒,爭做出彩槐蔭人——做‘履職擔當、務實有為’紀檢人”主題實踐活動,推動全區紀檢監察干部作風轉變。在委機關開展“創五好爭三優”活動,評選結果將作為工作人員職務級別調整、交流輪崗、教育培訓、獎勵懲戒和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據,在全委形成你追我趕、創優爭先的氛圍,有力促進機關干部作風的不斷轉變,效能不斷提升。
打鐵還需自身硬。區紀委多措并舉加強內部監督,逐步建立紀檢監察干部談心談話制度、請銷假制度和外出報備制度。嚴明工作紀律,認真落實市紀委《關于加強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工作的意見》,提出“四個絕不”要求,從嚴監督管理紀檢監察干部,堅決維護紀檢監察干部隊伍的純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