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歐洲基礎設施更新換代和中東歐國家經濟快速發展,歐洲的LED市場迅速升溫,成為全球LED企業激烈競爭的舞臺。中國環保產品如何更好進入歐洲市場?作為中國首家在波蘭的綠地投資企業,鴻博清潔能源歐洲有限公司(簡稱鴻博歐洲)嘗試了直接落戶當地的方式。
“不僅是生產地的改變,更是企業視野和格局的改變”
鴻博歐洲2016年成立,2017年2月一期建設項目破土動工,當年9月開始小規模生產,預計今年將開始大規模投產。項目總投資約1億美元,主營LED產品研發、生產、銷售,以波蘭為中轉中心,把LED產品推向歐洲市場。據悉,鴻博歐洲一期產能為400萬個燈具,將為當地提供100多個就業崗位。
“歐洲目前的LED市場潛力巨大,但國內的燈具進入歐洲市場卻面臨著諸多障礙。歐洲的燈具廠規模又遠遠小于國內的企業,綜合考量后,綠地投資符合企業長遠發展需求。”鴻博歐洲總經理林珍法說。
與褐地投資(跨國并購)不同,綠地投資(新建企業)將直接給當地帶來生產能力、產出和就業的增長。“作為第一家在波蘭進行綠地投資的中國企業,鴻博歐洲不僅填補了波蘭LED產業的空白,還帶動上下游配套產業共同發展,為當地經濟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鴻博歐洲董事長尤子璇說。
在LED燈生產流水線上,鴻博歐洲副總經理阿德里安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公司目前給宜家家居生產的一款LED燈具,共需要58個零部件,其中一半來自中國,一半來自歐洲國家,而其中大部分歐洲的零配件都由波蘭生產。
“從中國生產、歐洲銷售,到歐洲生產、歐洲銷售,不僅是生產地的改變,更是企業視野和格局的改變。這是中國品牌、中國理念走向世界的重要路徑。”鴻博集團董事長尤玉仙表示。
“讓我們見識到了中國的設計和創新能力”
進入一期1萬多平方米的廠房,壓模、組裝、庫存、安檢等廠區井然有序。最引人注目的,是6臺大型壓模設備。“這些都是從中國定制的設備,還有12臺即將安裝到位,這將是一個龐大的智能化生產流水線。”阿德里安說。
“‘一帶一路’倡議能夠實現各方的共贏。”尤玉仙說,中國企業在中東歐國家進行綠地投資,符合這些國家的經濟振興意愿,也讓中國企業得以更好融入國際市場,接觸到先進的研發成果、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
為了更好地適應波蘭的市場環境,鴻博歐洲采取本地化戰略:除5名中方員工外,其余高管、中層、一般管理人員和工人全部在當地招聘。
鴻博歐洲研發經理里諾夫耶斯基對本報記者說,來這里工作一年多,他與中國設計團隊合作默契,對中國制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中國的設計團隊和管理團隊非常優秀,讓我們見識到了中國的設計和創新能力。希望將來能更多地向歐洲消費者介紹中國的設計理念,融合創造出更具特色的產品。”他說。
“地方經貿合作越多,波中合作就會越緊密”
波蘭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國家,也是歐洲向東的門戶。鴻博歐洲所在的奧波萊市是奧波萊省的省會。近年來,隨著中波經貿關系日益緊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來到這座風光旖旎的小城。“一帶一路”建設也為奧波萊市帶來了更多的機遇。
“奧波萊省是波蘭經濟最好的省份之一,奧波萊市又集聚了一批優秀的跨國企業,中國企業的到來無疑給奧波萊的經濟增添了一抹新亮色,也有利于相關配套產業的落地和發展。”奧波萊市投資服務局負責人奧博特對記者說,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推進,奧波萊市的外經貿部門特意對一部分官員進行了中國—波蘭跨文化商務管理培訓,以便他們能更好地同中國企業交流和溝通。
奧波萊工業大學與北京工業大學合作建立的奧波萊孔子學院,10年來培養了一大批懂中文和了解中國文化的工科類及經濟類大學畢業生,這些學生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橋梁作用。
鴻博歐洲行政助理安格涅斯卡曾在中國生活3年,能講流利的中文。她對記者說:“我非常喜歡我的家鄉,我也很喜歡中國,中國企業在這里投資設廠,讓我在家鄉就可以發揮自己的特長,參與波中經貿交流。”
“相信在‘一帶一路’建設的推動下,更多中國企業會來到波蘭。”奧波萊市市長維西涅夫斯基對記者說,“我們也希望中國企業能更多關注奧波萊這樣的地方城市,這里蘊藏著巨大的經濟機遇,也有完備的配套服務和政策優惠。地方經貿合作越多,波中合作就會越緊密,兩國人民的了解也會隨之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