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經濟和財政部長布魯諾·勒梅爾日前對媒體表示,法國與德國決定創造一個獨立的金融工具,以獨立于目前由美國掌控的國際支付系統——“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歐洲輿論分析認為,在美歐關系陰影重重的背景下,新的國際支付系統是法德乃至歐盟尋求對抗美國全球金融霸權的一個重大舉動。
勒梅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我們希望歐洲成為一個主權大陸,而不是附屬,這就意味著歐盟必須要擁有完全獨立自主的金融工具。”德國外長海科·馬斯最近在柏林發表的一次演講中稱,德國和法國正在就建立一個新的國際支付系統進行磋商。雖然要建立一個新的國際支付系統仍有一系列細節問題需要解決,但歐盟必須要在貿易、經濟和金融政策上作出反應,以加強歐洲的獨立和自主權。
馬斯同時表示,新的國際支付系統可以成為避免伊朗核問題升級的一個方案。據悉,此次法德兩國之所以要聯手建立一個新的國際支付系統,直接原因是不想讓歐洲企業繼續充當美國單方面對伊朗實施金融制裁的“犧牲品”。今年5月,美國政府推出伊核協議并重啟對伊制裁。為了避免遭到美國“禁令”的懲罰,歐洲很多企業要么停止與伊朗的經濟合作,要么撤回對伊朗的投資計劃。
SWIFT總部位于比利時,盡管政治中立,但一直受美國控制。美國控制的SWIFT與全球上萬家銀行聯網,各銀行主要的跨境轉賬都通過這一系統完成。美國以前就利用該系統封鎖了對古巴和伊朗的金融交易。馬斯在德國《商報》網站上撰文指出,歐盟要想繼續同伊朗保持經濟交往,保護歐洲企業免受美國單邊主義政策的沖擊,就必須要繞過現行國際支付系統,歐盟要創建獨立于美國的歐洲支付渠道,創立歐洲貨幣基金并建立獨立的銀行結算系統。
“歐盟受夠了美國的傷害。”彭博社日前評論稱,美國政府奉行的“美國優先”政策使得美國與歐盟尤其是德法間的嫌隙與日俱增。從退出《巴黎協定》到退出伊核協議再到發動全球貿易戰,美國越來越咄咄逼人,歐洲不得不予以回擊。值得注意的是,英國對美國全球金融霸權也很不滿,正計劃參與到打造新的國際支付體系的討論當中。
有專家表示,歐盟要打造一個新的獨立的國際支付系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很長的時間。同時歐盟內部對美國態度不一、自身實力不濟,要形成制衡美國的力量也很難變為現實。但有評論指出,這一主張足以讓華盛頓緊張,因為這是歐盟對美國全球金融霸權的挑戰,是一些歐盟國家重新審視對美政策、捍衛自身利益、增強獨立性的有力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