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1-12-05
信息來源:
章丘市加快推進
南部生態區和旅游綜合體規劃建設
今年以來,章丘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生態文明鄉村建設現場會的安排部署,切實抓好統籌城鄉七大工程的組織實施,強力推動品牌農業生態產業發展、農民增收、城鄉土地增減掛鉤、新型農村社區規劃建設、城鄉環衛一體化全覆蓋、重點城鎮提升、精神文明創建等工作,今年1-9月份,農民人均現金收入12556.1元,同比增長16.77%。啟動了40個村、總規模4721畝的增減掛鉤項目,到年底可新增用地指標1637畝。今年新開工公寓樓240棟、12017戶,總面積132萬平方米,完成上級下達年度指標6000戶的200%。全市所有行政村全部納入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體系,實現了生活垃圾全市統一收運處理。投資170萬元,聘請同濟大學對刁鎮城鎮規劃進行全面修編,詳規覆蓋率達到100%。特別是在未列入濟南市“山區生態建設”工程中旅游綜合體開發計劃的情況下,超前謀劃、主動參與南部生態區和旅游綜合體建設,確定以垛莊鎮為重點,以七星谷農林產業園和海山湖、蓮花山勝水禪寺等旅游項目為支撐,加快規劃和推進旅游綜合體建設,走在了全市前列。
省委農工辦主任王澤厚、市委農辦主任時文進到章丘市調研
垛莊鎮七星谷農林產業園項目由濟南市七星谷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和孔子基金會等主體共同開發建設,占地4.13平方公里,總投資計劃13億元,按照“文化扎根自然、自然促進文化”的理念,以南部山區的自然生態資源和農業資源為基礎,以山東省齊魯文化、孔子文化為根基,開發的創新型文化農林旅游產業項目,突出“文化旅游+農業發展”,通過旅游業發展帶動垛莊鎮經濟發展和農民就業創業。該景區包含孔子文化、飲食養生文化和農耕體驗文化三部分,將塑造全國最高的孔子全身像,建設孔子博物館、世界儒商俱樂部、飲食養生體驗園等項目,打造文化產業與新農村、農業觀光、養生、商務、旅游相結合的產業鏈條。在規劃建設中堅持尊重農民意愿、保護群眾利益的原則,先期投資啟動了七星臺農民社區建設,優先搬遷安置項目區群眾,走出了“以企帶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贏”的新型發展路子。
王澤厚主任對章丘市推進生態文明鄉村建設特別是超前謀劃南部生態區和旅游綜合體建設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他指出,要把統籌城鄉發展的重點放在加快農村發展上,把農民的問題解決好,把現代農業、鄉村旅游等產業發展起來,把生態文明鄉村建設好。他指出,在各級黨委農村綜合工作部門的牽頭下,要堅持政府主導,財政投入為主,進一步搞好農村的各項民生工程建設,加快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進程;要運用市場手段,引導和促進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就是有效解決工業化城鎮化“缺地”、新農村建設“缺錢”、耕地保護“缺動力”等一系列問題的最好途徑。要搞好農村各類土地確權頒證,加快農民承包地流轉步伐,實行集約化經營。他指出,要把旅游業作為濟南市南部山區的龍頭產業、支柱產業、富民產業,強力推動、重點打造,使之成為支撐山區經濟、保持農民持續增收的第一大產業。并指出,發展旅游綜合體就是一個吸納投資、發展旅游、致富農民的好載體,以此加快山區的開發建設,拓展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時文進主任指出:章丘市通過精心策劃并大力實施“七星谷農林產業園”旅游綜合體項目,主動參與山區生態建設工程,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時,通過開展招商引資,吸引有實力的企業投資南部山區建設,讓城市資本、人才、項目等要素與南部山區的優勢旅游資源充分結合,實現了山區的借力發展、快速發展,為全市山區統籌城鄉發展走出了路子、創出了經驗。這次全市生態文明鄉村建設會議特別提出對南部山區要實行“減人、興業”戰略,其中“興業”就是要大興以生態休閑旅游產業為主導,以山區現代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為輔助的,以旅游綜合體建設為突破口的區域性生態富民產業,讓更多的山區農民在新型產業中就業,縮小城鄉收入差距。他還指出,刁鎮作為我市“十二五”確定的重點提升城鎮之一,要按照統籌規劃、完善功能、凸顯特色的要求,實施“興業、聚人”戰略,把培育壯大城鎮產業體系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來抓,以現有的優勢產業為基礎,通過規劃建設高水平的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城鄉發展規劃的產業園,帶動鎮駐地及周邊村莊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要用足用好已有的和即將出臺的政策,以招引重大項目為龍頭,推動清潔生產、集群發展,促進城鎮提升與產業興旺良性互動,吸引農民轉移到二三產業就業,實現農業規模化經營,農民生活居住標準提高,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目標,力爭通過五年左右的努力,把刁鎮打造提升為在省內有較大影響的強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