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濟南市政府承諾再辦好“18件民生實事”,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
1.打通丁字路、瓶頸路27條,提高路網密度,改善交通擁堵狀況。(市城鄉交通運輸委負責)
2.城區山體公園建設和山體綠化提升。
開工建設城區山體公園20處,山體綠化提升35座。(市林業和城鄉綠化局負責)
3.建設空氣質量微型監測站。
建設空氣質量微型監測站2000個,實現對空氣污染的快速預判、準確分析和及時報警,保衛“泉城藍”。(市環保局負責)
4.老舊小區整治和加裝電梯工作。
整治改造老舊小區472個、749.8萬平方米,惠及居民10萬余戶。推進符合條件的多層住宅加裝電梯政策實施。(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負責)
5.提高供水質量。
實施城區飲用優質地下水工程,在具備條件的小區開展優質地下水飲用試點。完成城區供水低壓片區管線升級改造6處。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對部分農村水源、管網等公共供水工程進行提升改造。(市城鄉水務局負責)
6.改造城區道路積水點10處。
對濟微路、北坦南街、零點立交等10處道路積水點進行改造,完善雨水管道等排水設施,對淤積管線實施清淤疏浚。(市城鄉水務局負責)
7.公交線網優化。
大力推進公交管理改革,建立政府購買服務機制,推動公交線網優化。新開通BRT線路3條,開通及優化公交線路20條,新增、更新清潔能源公交車1000輛,加大公交場站建設力度。(市城鄉交通運輸委負責)
8.開工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學生集中就餐場所50處。(市教育局負責)
9.母嬰設施及公益性幼兒園建設。
在全市經常有母嬰逗留且建筑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或日客流量超過1萬人的交通樞紐、商業中心、醫院、旅游景區及文化娛樂等公共場所,設立母嬰室100處。向全市0—3歲嬰幼兒母親贈送《0—3歲嬰幼兒科學喂養工程》書籍。開工新建改擴建普惠性幼兒園50所。(市衛計委、市教育局負責)
10.建設完成農村社區服務中心126處。(市民政局負責)
11.新增養老服務設施211處。(市民政局負責)
12.智慧便民服務應用“一點通”工程。
整合政府和社會相關數據、信息資源,實現社保實時查詢、公積金繳存明細查詢及排隊提前預約、車輛違章查詢、駕駛員記分查詢、不動產權證預約辦理、個稅查詢與申報等20余項便民服務和市內三甲醫院預約掛號、生活繳費、疫苗接種、智慧誘導停車等40項便民應用通過APP實現查詢與辦理功能。(市經信委負責)
13.免費產前篩查。
為我市夫婦雙方至少一方具有濟南市戶籍,孕15周—20周6天、預產年齡小于35歲的孕婦(根據國家產前篩查技術規范有產前診斷指征的孕婦除外)提供免費產前篩查服務。(市衛計委負責)
14.提高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
4月1日起將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596元/月提高到616元/月。將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4277元/年提高到4928元/年。(市民政局負責)
15.職工醫療保險二次報銷。
在一個醫療年度內,參保人發生的住院、門診規定病種醫療費用,經職工基本醫保報銷和大額醫療費救助后,個人累計負擔超過1.2萬元以上的合規醫療費用再給予二次報銷:1.2萬—20萬元報銷60%、20萬—40萬元報銷70%。(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
16.發放80—89周歲高齡津貼。
自2018年1月1日起,為具有本市戶籍,年齡80—89周歲,無離退休金的老人每人每月發放100元。(市老齡辦負責)
17.促進就業創業。
實施巾幗就業工程,依托陽光大姐家政服務公司,培訓婦女2.3萬名,安置婦女就業17萬人次。出臺就業援助補貼標準調整方案,提高就業困難人員崗位補貼和社保補貼標準,加強零就業家庭幫扶力度,確保城鎮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實施創業政策精準扶持,年內落實5000戶個體工商戶創業補貼。(市婦聯、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
18.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
為全市3萬名有康復需求的持證殘疾人和殘疾兒童實施精準康復服務,康復服務率達80%以上。(市殘聯負責)
2017年,濟南交出一份滿意的民生答卷,承諾的16件民生實事全面完成。
1.整治老舊住宅小區,對278個、696.1萬平方米、89846戶居民的老舊住宅小區實施整治改造。
完成情況:已完成281個小區、709.9萬平方米的小區環境、基礎配套設施的整治改造工作。完成拆臨建筑面積達20.8萬平方米,實施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項目51個、154萬平方米,完成桿線整治項目247個。市內五個試點區共309個單元居民有加裝電梯意愿并已初步協商一致,其中已開工建設電梯18部(歷下區6部、市中區6部、歷城區3部、天橋區3部);104個單元已經開始進行招標采購和初步方案設計;20個單元已開始進行詳細規劃方案設計和意見公示工作;62個單元正在辦理規劃審查和施工備案手續。
2.改造供水低壓片區,對8處小區進行老舊管線升級改造,涉及約5.2萬戶15萬居民。
完成情況:裕新苑小區等8個片區管線升級改造工作全部完成,共改造管線10.7千米,完成投資1061萬元,惠及5.2萬用戶15萬居民。
3.打通丁字路、瓶頸路,完成順河高架南延一期工程等27條丁字路和瓶頸路的打通建設。
完成情況:順河高架南延一期工程等27個項目全部建成通車。
4.整治城區道路積水點,完成工業南路華信路口、經十路歷下廣場等15處道路積水點改造工程。
完成情況:15處道路積水點改造工程全部完成,完成投資3042萬元。
5.開辟優化公交線路,新開辟公交線路10條以上,包括常規公交、社區公交、高峰通勤快巴、定制公交;優化調整公交線路10條以上。
完成情況:新開公交線路16條(含臨時擺渡線2條),優化調整線路55條次,填補了旅游路西段、標山路北段、水屯北路西段、鳳凰山路北段、鳳凰路北段等區域公交線網空白50余千米。
6.實施拆違建綠工程,對拆違拆臨后具備條件的地塊進行綠化。
完成情況:全市建綠透綠已竣工2243處,竣工面積231.6萬平方米,超額完成年內新增綠地220萬平方米的目標。
7.綠化提升城區山體,完成山體綠化提升7處,建設山體公園8處。
完成情況:完成胡家山等山體綠化提升7處,建設丁字山等山體公園8處。
8.實施民用生活燃煤清潔化治理,在全市范圍內實施民用生活燃煤清潔化治理,涉及60余萬戶居民。
完成情況:建立完善了市、區縣、街道(鎮)、社區(村居)四級清潔燃煤配送中心和服務網點,清潔化民用生活燃煤推廣工作已實現全面覆蓋。
9.淘汰改造35蒸噸以下燃煤鍋爐,完成全市域260臺35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淘汰改造工作。
完成情況:完成35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淘汰改造共323臺、1605噸。
10.提升城鄉環衛一體化,開展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清理農村垃圾死角等。
完成情況:全市轄區內無大型生活垃圾死角;全市農村完成更新、增加垃圾收集桶2.5萬個、新增壓縮式收集車24輛,改造垃圾中轉站14座;全市53個鎮(街)駐地實現了機械化保潔;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24.3萬戶;打造了南部山區城鄉環衛一體化提升示范區。
11.改造提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對151個貧困村飲水安全工程進行提升改造。
完成情況:章丘、長清、歷城三個區共151個貧困村飲水安全提升改造建設任務全面完成,主要實施水源工程和供水管網改造工程,完成投資6000萬元。
12.按照美麗鄉村標準化建設要求,對200個村實施街巷硬化整治。
完成情況:完成320個村街巷硬化整治,超額完成年度目標。
13.擴大創業擔保貸款扶持覆蓋面,支持大眾創業。
完成情況:累計辦理創業擔保貸款3.7億元,是2016年全年發放量的3倍。
14.無線通信全覆蓋及重點區域WIFI免費。
完成情況:通信全覆蓋規劃新建基站選址1027處,完成新建鐵塔1276個;重點區城場所通信網絡深度覆蓋及WIFI免費開放規劃實施42處,實際完成62處。
15.拓展青少年校外教育資源。
完成情況:完成奧體、濼口、萬象新天、名輝、陽光等5處青少年宮分中心建設完善任務,總建筑面積1萬平方米,滿足了周邊1.2萬名青少年的校外教育和活動需求。
16.改造殘疾人家庭無障礙設施。
完成情況:共為5410戶殘疾人家庭進行無障礙設施改造,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家庭165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