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和6月1日,市政協副主席崔大庸、畢筱奇分別帶領第六專題“商量”調研組,圍繞“挖掘黃河文化,打造黃河生態景觀風貌帶,助力攜河發展”,赴黃河沿岸開展調研和現場商量。
調研組一行先后來到華陽宮、周總理視察黃河紀念地、鵲山水庫沉砂池、芙羅拉薰衣草莊園和鵲山南社區,聽取了相關單位和企業管理經營情況介紹,與游客、社區群眾一起追憶歷史、暢談未來、交流意見建議。游客、社區群眾表示,隨著黃河有效治理,生態環境正逐漸改善,“害河”已逐步變成“利河”,希望在深入調研、科學規劃的基礎上進行黃河保護性開發,傳承好黃河歷史文化,讓黃河兩岸盡快美起來、富起來。
崔大庸強調,在黃河國家濕地公園的建設和將來的開放中,要認真傾聽吸納群眾意見建議,親民眾、接地氣、有故事,充分融入黃河兩岸相關的歷史文化和風情民俗,既要打造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又要呈現厚重的人文歷史情懷。
畢筱奇指出,黃河是母親河,也是濟南的重要資源,黃河沿岸的父老鄉親們對家園故土情深、了解深入、滿懷期待,希望廣大群眾講實話、真“商量”,積極為建設黃河國家濕地公園、打造黃河生態景觀風貌帶、推動攜河發展建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