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下午,濟南市政府新聞辦召開“聚力項目提升 開創強省會建設新局面”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六場市體育局專場)。據悉,今年,我市擬建設智慧健身驛站、智慧健身步道不少于10處,高標準完成500處以上健身場地更新提升為民辦實事項目,計劃完成3處體育公園建設。全年計劃組織開展各級各類重點賽事活動不少于3000場。
去年我市共舉辦各級各類體育賽事2.6萬場次
記者在發布會上獲悉,2024年,我市集成打造“泉在濟南·全城熱練”全民健身主題系列活動,83項全民健身賽事活動分四季展開,舉辦社區運動會賽事活動650場。
去年,濟南運動健兒在國際比賽中取得7金5銀,在全國比賽中取得33金16銀,展現出我市強大的競技實力。
去年,我市共舉辦各級各類體育賽事2.6萬場次,市級以上重點體育賽事3485場次,累計參與593萬人,創造直接經濟收入21.53億元。全市共培育體育產業法人單位9799家,全年體育產業總產出818.63億元,增加值293.41億元,同比增長3.14%;人均體育消費支出2801元,同比增長8.21%。建成融創茂等特色體育服務綜合體20多處,培育體育消費場景85個。2024年體彩銷售額53.3億元,籌集公益金12.08億元,居全省首位。
支持舉辦全民賽、校園賽等中小型電競比賽
在體育賽事方面,今年,我市將舉辦ONE冠軍賽、濟南國際網球公開賽、濟南(泉城)馬拉松等多項高端賽事;辦好濟南市第一屆運動會,進一步增強城市活力和凝聚力;持續辦好“泉在濟南·全城熱練”全民健身、冰雪嘉年華等系列群眾賽事活動;積極培育特色縣域賽事;辦好2025年穿越火線職業聯賽(CFPL)春季賽總決賽、2025和平精英職業聯賽春季總決賽等大型電競賽事,支持舉辦全民賽、校園賽等中小型電競比賽。全年計劃組織開展各級各類重點賽事活動不少于3000場。
高標準完成500處以上健身場地更新提升為民辦實事項目
在服務方面,今年,我市將加強健身場地升級改造,打造萬米公園智慧健身步道,年內擬建設智慧健身驛站、智慧健身步道不少于10處,高標準完成500處以上健身場地更新提升為民辦實事項目,推動城鄉健身設施從“有”向“優”轉變。2025年計劃完成濟南森林公園、濟南市泉城公園、槐蔭區楊柳春風3處體育公園建設。持續推進學校體育場地設施面向社會免費開放。選派更多的健身指導專家走進社區、學校、企業,年內開展點對點服務不低于100場次。持續擦亮“體惠泉城健康生活”新時代文明實踐全民健身志愿服務品牌,年內舉辦防溺水進校園、體質監測大篷車等全民健身志愿服務活動不少于200場。
濟南市第一屆運動會開閉幕式計劃于9月份舉行
濟南市運動會由濟南市青少年運動會更名升級而來,2024年12月,經市政府批準,將濟南市青少年運動會調整為濟南市運動會,每4年一屆,由市政府主辦。濟南市第一屆運動會于2025年舉辦,由市體育局、市總工會、市教育局聯合承辦。
據了解,濟南市第一屆運動會設置青少年組、駐濟高校大學生組、職工組3個組別。其中,青少年組設30個正式比賽項目1169.5枚金牌,另設帆船、板球2個表演項目。首次放寬參賽條件,允許在我市有正式學籍的港澳臺和外籍運動員持有效身份證件參加青少年組的比賽。駐濟高校大學生組設9個比賽項目244枚金牌。職工組設5個比賽項目10枚金牌。本屆市運會參照全運會設立群眾組比賽的做法,增設駐濟高校大學生組、職工組的比賽。
濟南市第一屆運動會開閉幕式計劃于9月份舉行,開幕式后賽期10天左右(以最終賽程為準)將舉行閉幕式。目前,市運會各項籌備工作正緊張有序推進。
打造6條精品體育旅游線路、20個運動驛站
日前,國家體育總局公布《關于開展促進體育消費和賽事經濟試點工作入圍城市名單的公示》,在全國范圍內遴選的30個試點城市中,濟南成功入圍。
目前,我市已出臺《濟南市促進體育消費行動計劃》,今年,我市將在發展賽事經濟、培育消費場景、發展冰雪經濟和電競經濟、擴大消費規模等方面多點發力,助力全國促進體育消費和賽事經濟試點工作城市建設。
例如,打造戶外運動新場景,推動長清“天穹之境”、長清滑翔機中心、歷城棒壘小鎮項目建設,支持各區縣積極申創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支持各區縣創建國家級、省級體育旅游示范基地,爭創國家體育旅游精品項目和中華體育文化優秀項目。打造體育消費新場景,創新培育融創茂、大明湖、印象濟南等核心商圈和網紅景區體育消費新場景。打造6條精品體育旅游線路、20個運動驛站。爭創“好運山東”體育消費創新場景重點項目2個、入庫項目40個。加強體育服務行業標準化建設,培育10家省級達標企業,培育50個公信力高、典型示范效應強、讓群眾放心消費的體育消費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