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市經濟運行企穩向快、進中向好
經濟增長既有質又有量
實體經濟貢獻突出 服務業比重繼續提高高技術產業增速加快 高端裝備制造業快速增長高耗能行業總體增加值下降 金融、房地產增勢回落
日前,記者從市統計局獲悉,2017年上半年我市經濟運行企穩向快、進中向好,經濟增速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僅次于深圳,居第二位,取得了2000年以來最好名次。
據了解,濟南上半年經濟快速發展不是以犧牲質量為前提,而是靠著結構調整和新舊動能轉換,做到了速度與質量并駕齊驅,實現了有內涵和有含金量的增長。統計數據顯示,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代表的新的動能正在不斷增加,以高耗能行業為代表的低端供給和無效供給方面則進一步減少。
在上半年的經濟增長當中,實體經濟的貢獻尤其突出。工業向好發展是支撐上半年整體經濟增速回升的主因,全部工業增長9.1%,比同期提高3.1個百分點,全部工業增加值對GDP的貢獻率居各行業之首,達到34.1%。其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0%,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了17.4%。高端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25.4%,較同期大幅提高21.5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55.6%。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則大幅下滑12.67%,占規模工業增加值比重24.1%,較同期下降4.28個百分點。工業發展順利實現了由高耗能產業轉向高技術、高附加值產業的換道變擋。
在工業向好發展的同時,服務業比重也繼續提高,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長8.4%,占全市生產總值的60.7%,同比提高1.3個百分點。其中,批發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營利性服務業的增速均高于同期5個百分點以上。金融業和房地產業的增勢則出現了回落,金融業累計實現增加值358.18億元,增長5.4%,比同期回落6.6個百分點。房地產業累計實現增加值243.96億元,增長1.1%,比同期回落6.7個百分點,對GDP增長的貢獻率也由上年同期的7.2%大幅下降到0.9%。
經濟的快速增長,也體現到了質量效益上。上半年,全市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61.5億元,同比增長11.8%,其中稅收收入完成282.7億元,增長13.2%。規模以上工業效益繼續提升,實現利潤201.9億元,同比增長13.2%。
2016年濟南經濟發展順利實現了破題起勢,主要經濟指標全部達到或趕超全省平均線。2017年上半年,濟南圍繞加快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省會城市的目標,按照“打造四個中心、建設現代泉城”中心任務,聚焦“453”工作體系各項重點工作,鞏固并擴大了優勢,實現了主要經濟指標的全面超越。
編輯:高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