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章丘區新舊動能轉換項目簽約暨招商推介會舉行,一次性簽約11個重大項目,總投資額1900億元,刷新了濟南區縣集中簽約投資額紀錄。
9月29日上午,濟南市章丘區新舊動能轉換項目簽約暨招商推介會在山東大廈舉行。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忠林,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峰,副市長李自軍,市政府秘書長毛華銘出席簽約儀式。
簽約儀式上,章丘區政府與山東能源集團、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等11家單位進行了項目簽約,涵蓋了文旅休閑、航空配套、智慧產業、制造業轉型升級等領域,既有企業增資擴產、技術升級等傳統產業項目,又有智能制造、新材料、大數據等新興產業項目,與章丘產業轉型升級、厚植競爭優勢、提速動能轉換極為契合。本次集中簽約的項目突出了“新舊動能轉換”這一主題,近一半簽約項目提出建設科創智谷園、科創總部、研發中心、大數據中心產業。其中,華僑城繡源河文旅綜合項目橫跨繡源河兩岸,南起濟臨高鐵章丘南站、北至濟青高鐵章丘北站,總投資約500億元。綠地藍海智慧小鎮項目總投資約300億元,定位為山東智慧產業制高點。
1900億元!這是章丘一次性簽約11個重大項目投資額的總和。數額之大、實力之強、結構之優,令人嘆為觀止,也彰顯出章丘強大的吸引力。9月29日,章丘舉辦的濟南市章丘區新舊動能轉換項目簽約暨招商推介會,以1900億元的巨額簽約資金刷新了濟南區縣集中簽約投資額紀錄。會上一并發布的“濟南市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園、大數據公社信息軟件產業園、交通裝備配套產業園、濟東現代制造基地”等7個重點園區和“赭山開發建設片區、刁鎮中小城市建設項目、‘三湖’濕地開發建設項目、山大主校區西側地塊”等7個重點地塊,也以地段好、質量優、潛力大備受矚目。在新舊動能轉換成為經濟社會發展“主題詞”的背景下,這些重大項目的簽約和園區、地塊的發布,為章丘彎道超車、變道換向按下了“快進鍵”,開啟了“加速度”。
碩果累累過百億元項目8個
一次性簽約11個重大項目,總投資額1900億元,其中過200億元項目5個,100億元至200億元之間的項目3個,這在我市縣(區)域招商引資領域可謂前所未有。簽約項目涵蓋文旅休閑、航空配套、智慧產業、制造業轉型升級等領域,既有企業增資擴產、技術升級等傳統產業項目,又有智能制造、新材料、大數據等新興產業項目,與章丘產業轉型升級、厚植競爭優勢、提速動能轉換極為契合。
烏鎮陳向宏團隊開發的明水古城國際泉水旅游度假區項目、繡源河華僑城文旅綜合項目、山能智城項目、昌飛集團齊魯航空城項目、綠地藍海智慧小鎮項目、重汽配套產業園項目等重大項目以數額大、技術優、檔次高各領風騷。其中,山能智城項目,以埠村2號井礦區為載體,建設科創智谷園、生態逸樂小鎮、文化旅游基地,涵蓋前沿技術研究、技術孵化、成果轉化及人才創新等方面。昌飛集團齊魯航空城項目,總投資200億元,引入昌飛生產線,配套建設現代化通航直升機維修、改裝、航材備件中心,打造航空器制造與總裝產業區、通航運營產業區、通航服務產業區以及通航人文配套區四大通航園區。
突出“新舊動能轉換”這一主題,此次集中簽約特色鮮明。近一半簽約項目旗幟鮮明地提出建設科創智谷園、科創總部、研發中心、大數據中心產業,明確呼應了新舊動能轉換以“四新”促“四化”為核心的發展定位,即推進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實現產業智慧化、智慧產業化、產業融合化、品牌高端化。綠色鑄鍛產業園項目,總投資100億元,將科學發現、技術發明和產業發展結合起來,開創“三發”一體化的研發與服務模式,打通“產、學、研”通路,有效推動科技與經濟、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換代和產城融合新發展,塑造章丘“中國綠色鑄造之都”的產業新名片,打造章丘產業轉型升級新亮點。中建八局中小企業園區建設項目總投資100億元,主要開發建設章丘區王白莊工業園(機械電子工業園)、刁鎮中小企業創業創新園(機械加工、炊具制造和印刷包裝)及鳳凰山工業園(大型工業企業配套產業基地)等3個園區。此外,重汽配套產業園項目、頤高(濟南)新經濟創業園等項目,將通過建設新舊動能轉換示范基地,實現章丘傳統產業的“鳳凰涅槃”、提檔升級。
機制順暢“1+4+2”的招商組織體系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對章丘而言,源頭活水便是“提著籃子去選菜”的招商理念和“1+4+2”的組織體系。
今年以來,章丘搶抓濟南北跨東拓、撤市設區、山大主校區落戶和建設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等重大機遇,提出產業提升工程三年行動計劃,突出產業招商,確定了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等12個重點招商領域,注重從項目型向平臺型轉變,從生產型向科創服務型轉變,從粗放招商向精準招商轉變,引進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大項目、好項目,加速新舊動能轉換,通過3—5年努力,打造一個千億級的主導產業集群、三個百億級的新興產業集群和兩個特色優勢產業集群,聚力構筑省會濟南的產業高地。
創新招商引資體制機制,出臺《關于全面推進招商引資工作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政策,建立了上下貫通的“1+4+2”組織體系,形成了信息一口收集、服務多頭跟進、落地雙線督辦的工作格局,強化區招促委統籌領導,區級領導分工負責,投資促進服務中心牽頭抓總協調服務的工作制度,招商流程更加細致規范,項目服務更加優質便捷,推進機制更加完善高效,形成了“千軍萬馬”廣攬信息,“快馬加鞭”對接洽談,“夙興夜寐”激情工作的新常態。
堅持把項目落地作為衡量招商工作的重要標準,按照“成熟一批、會審一批、簽約一批”的原則,加快會審簽約節奏,狠抓項目擬簽約、預開工、清點清除、進地開工等關鍵環節,建立起“重點項目實時調度、在談項目每周調度、新建續建項目每月調度的工作制度”,取得了良好效果。此前,已簽約項目49個,合同投資額512億元。
筑巢引鳳24個特色園區+人才新政
鳳棲梧桐,雀落斛榕。章丘堅持以國家級明水經濟技術開發區為平臺載體,突出24個特色園區和重點片區規劃建設,促進“產城融合、產業集聚”。
以山東大學主校區為核心,綜合高校人才智力資源,重點規劃了山大科創小鎮、濟南市高層次人才創業創新基地、金融小鎮、大數據公社信息軟件產業園、山大繡源河文旅休閑街區、國際健康城等特色園區。結合重汽、濟南一機床、伊萊特、中國兵器集團53所等龍頭企業和科研院所,依托現有交通裝備、機械制造等產業基礎,突出智能化、集成化等高端方向招商,規劃了交通裝備配套產業園、現代制造業基地、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示范園等特色園區。依托圣泉、聚源玄武巖、大化、華氟等新材料產業,規劃建設刁鎮新材料產業園,實現化工企業的轉型升級。結合濟南國際機場、濟青高速拓寬改造以及小清河復航等,規劃建設航空配套產業園,在濟青高速白云湖、刁鎮出口及小清河通航港口,規劃面積約932畝的物流園區,發展物流配送、倉儲物流、冷鏈物流、鐵路物流、水運、航運等,打造水陸聯運貨物集散中心、商貿物流集聚區。通過對園區統一規劃、統一配套基礎設施、統一管理服務,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目前,濟南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示范基地和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園2個特色園區已經開工,金融小鎮、生物醫藥孵化園、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示范園區、王白莊工業園、刁鎮新材料產業園等5個園區年底前計劃開工建設。
你助我茁壯成長,我給你陽光雨露。為夯實園區建設和產業發展資金保障,濟南國開新舊動能轉換股權投資基金應運而生,基金規模10億元,作為母基金對外進行股權投資,成立濟南國開特色園區建設基金和濟南國開興橙新興產業發展投資基金2只子基金,撬動社會資本。
產業大提升,人才是支撐。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章丘實施配套的人才引進政策:提供政府特殊津貼、提供項目支持經費、提供配套資金、建立引才激勵制度等,對高端人才或科研團隊最高可獎勵900萬元;每年籌集建設1000套左右高標準人才安居住房,同步完善教育、醫療、商業、文化等公共服務設施,解決高層次人才的生活休閑、交通出行、子女入學等問題。擬成立人才安居服務中心,為各類人才居住提供“保姆式”、“一條龍”服務,全面助力全區“聚才引智”,更好地服務濟南東部新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