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oot id="acuuy"></tfoot><tfoot id="acuuy"></tfoot>
  • <strike id="acuuy"></strike>
    •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支撐新舊動能轉換人才新政十大亮點

      省委省政府《關于做好人才支撐新舊動能轉換工作的意見》解讀

      發布日期:2018-04-29

      信息來源:大眾日報

        近期,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做好人才支撐新舊動能轉換工作的意見》,以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為牽引,強化人才對新舊動能轉換的服務和支撐作用。《意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精準聚焦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人才需求,提出了20項突破力度大、競爭力強、含金量高的人才政策,通過人才優勢打造創新優勢、產業優勢、發展優勢。
        聚焦這些新政,可發現有“十大亮點”:
        亮點一 升級泰山人才工程,向新舊動能轉換重點產業聚焦
        自2003年啟動實施以來,泰山人才工程已經成為在海內外有較大影響的人才品牌工程,為我省創新驅動和產業升級集聚了一大批領軍人才。為更好直接地服務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意見》提出聚焦支持《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中提到的“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海洋、醫藥健康、高端化工、現代高效農業、文化創意、精品旅游、現代金融服務”等重點產業發展的高層次人才。每年面向海內外舉辦“創業齊魯·共贏未來”創業大賽,并將各類擁有優質創業項目的高層次人才納入支持范圍。同時,建立更加符合人才成長規律和市場規律的創新創業資助模式,放寬海外人才年齡、學歷、職稱、獲獎情況等方面的申報條件。
        亮點二 拓展青年人才成長空間,提供更多出彩機會
        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是最有活力、最有創造力和對推動社會發展最具潛力的群體。《意見》提出,省級重點人才工程增加青年人才支持數量,為青年人才脫穎而出提供更多的機會、更加有力的支持。圍繞新舊動能轉換重點領域,省級每年資助100名在讀博士研究生出國研修、100名在讀博士研究生參加國際學術交流會議,資助500名優秀中青年骨干教師(研究人員)、科技工作者、醫務工作者以及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等到國(境)外培訓進修。鼓勵杰出青年科技人才牽頭承辦國際學術交流會議,放寬對學術性會議規模、數量等方面的限制,支持我省青年科學家牽頭組織參與國際大科學工程,在國際學術組織擔任職務。
        亮點三 整合資源打造三大引才工作品牌,以更寬視野、更活機制攬天下英才
        為進一步做好人才引進文章,《意見》提出打造三大引才工作品牌。一是做大“齊魯之約”引才活動,每年由省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直接組團,帶著用人單位、引才需求、用才政策,到高層次人才集聚度高的國家和地區精準對接“高精尖缺”人才,符合條件的經評估認定可“一步到位”直接入選泰山人才工程,特別優秀的通過“一事一議”可享受最高5000萬元的綜合資助或6000萬元的直投股權投資支持。二是做優“中國山東海內外高端人才交流會”,進一步總結提升九屆辦會經驗,推行“多元化、專業化、精準化、高端化”模式,建立海內外人才常態化引介平臺。三是做精“山東—名校人才直通車”,每年以省委、省政府名義到國內知名高校,組織不少于5場集中招聘活動,急需緊缺人才采取考察的方式直接招聘。三大引才工作品牌協同聯動,將有效拓展聚才廣度、提升引才精度,實現靶向對接、精準引進。
        亮點四 突出以用為本,以更大力度、更靈活方式柔性用才
        為讓省內外高層次人才能更加靈活地參與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建設,《意見》對做好柔性用才工作進行了重點部署。一是依托院士工作站、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工作站,柔性吸引高層次人才來我省開展創新研究,加快創新項目在我省落地轉化。二是加大高層次人才到縣域掛任科技副職的激勵力度,拓展基層借智借力渠道。三是加快海外離岸研發中心和孵化基地建設,就地延攬海外高層次人才為我所用,對其中全職工作的視同在魯工作,可單獨申報省級人才工程和科研項目。四是采用薪酬補貼、項目資助、生活補助等方式,柔性引進、靈活使用“海外工程師”“候鳥專家”“雙休人才”。
        亮點五 實施“齊魯英才匯聚計劃”,讓天南地北山東人有更多機會參與家鄉建設
        山東是人口大省,更是人才輸出大省,分布在海內外的齊魯英才人數眾多。為充分挖掘這一人才“金礦”,吸引在外工作的山東籍和曾在山東工作、學習過的人才回魯創新創業,《意見》提出實施“齊魯英才匯聚計劃”。一方面,英才分布實現動態掌握。依托大數據技術繪制“齊魯英才地圖”,掌握山東籍或曾在山東學習、工作過的各領域標志性人才分布情況,推動各級各部門“按圖索驥”、聯系走訪,廣泛開展推介合作活動。另一方面,引才力量實現擴容增效。由傳統的政府主導,向政府引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多元化引才模式轉變。充分發揮群團組織和歐美同學會、山東省高層次人才發展促進會以及各類校友會、商會等組織的優勢,依托省政府及相關部門駐境外、省外機構建設人才工作站,講好山東故事、傳遞山東聲音。
        亮點六 省屬事業單位可采取特設崗位、靈活薪酬引進急需緊缺人才
        為進一步向事業單位用人主體“放權松綁”,《意見》圍繞崗位、薪酬等影響人才發展的核心要素,拿出大力度的改革舉措。出臺山東省事業單位特設崗位設置使用辦法,省屬事業單位按照不超過本單位主系列專業技術崗位總數5%的比例,設置特設崗位專門引進急需緊缺人才,不受崗位總量、崗位等級、結構比例等限制。實行更具競爭力的人才薪酬制度,規定國有企事業單位可采取項目工資、協議工資、年薪制等靈活多樣的分配方式,為高層次人才及其團隊合理確定薪酬,在核定績效工資總量時單列,不作為單位績效工資總量基數。
        亮點七 實施六大人才培養計劃,健全重點領域人才培養體系
        為完善人才培養體系,打造山東人才的源頭活水,《意見》結合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需要,提出“六大人才培養計劃”。“新工科優先發展計劃”,針對新興產業需求,適應學科建設方向,突出綜合性、實用性、交叉性,力爭通過5—10年時間,全省直接面向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新興工科專業比例達到40%以上。“青年人才國際化培養計劃”,鼓勵企業與省內外高等學校深入合作,采取委托培養、定向資助等方式,支持在校學生出國研修。“企業家發展領航計劃”,建立省企業家培訓中心,每年選拔100名以上優秀青年企業家進入中心培養鍛煉,組織100名以上優秀青年企業家到世界500強企業總部實踐學習。“企業博士(后)集聚計劃”,對名校博士到山東企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作的,給予最高15萬元補貼,出站后留魯工作的再追加15萬元生活補貼。“高技能人才素質提升計劃”,每年選派100名優秀高技能人才赴發達國家研修學習。“哲學社會科學優秀人才培養計劃”,支持哲學社會科學領域培養10名左右大家名家、100名左右學科帶頭人、1000名左右中青年學術骨干。通過以上系列舉措,力爭實現各領域各類別人才隊伍建設的齊頭并進、協調發展。
        亮點八 支持重點區域人才工作率先突破,建設一批產才融合發展園區
        全省人才工作的創新發展,必定是由一個個獨具特色、充滿活力的區域人才工作作支撐。《意見》按照“一區一品一經驗”原則,指導各地因地制宜建設人才發展特色區域。堅持高端引領,緊扣《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設計,支持濟南、青島、煙臺三市積極爭取國家級政策,在外籍人才來華工作許可、永久居留認定、出入境辦理、執業資格認證等方面實現突破,加快建設國際人才集聚高地。堅持先試先行,加快推進濟萊協作區、青島西海岸新區、濟寧市、德州魯北等四個省級人才改革試驗區建設,探索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人才發展經驗。堅持多點開花,選擇10家左右國家級高新區、開發區,在人才工程、科技產業項目、創新平臺、省級人才活動等方面進行傾斜,支持打造產業優勢突出、人才特色鮮明的產才融合發展園區。
        亮點九 實施人才安居工程,解決好人才最關注的問題
        為解決好住房這一人才最關注的問題,《意見》從多維度發力,實施人才安居工程。解決形式更加多樣,支持各地通過新建、購買、租賃人才公寓以及發放住房補貼等形式,多渠道解決人才居住需求。土地保障更加充足,支持人才集聚的大型企事業單位、產業園區平臺利用自用存量工業用地建設人才公寓,建筑面積占項目總建筑面積的比例由7%提高到不超過15%。貸款額度更加優惠,指導各市對擇業期(畢業3年內)來山東工作的博士,在省內購買首套房的,大幅度提升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購房條件更加開放,降低柔性引進人才在山東的購房門檻,對來山東開展項目合作的省級以上人才工程入選者在購買省內首套住房時,享有本地戶籍人員同等待遇。
        亮點十 提升工作精細化水平,用有溫度的服務凝聚人才、留住人才
        為進一步提升人才競爭的“軟實力”,《意見》明確提出實行人才工作精細化服務,打造更優、更活、更有溫度的人才發展生態。榮譽制度更健全,設立山東人才最高獎——齊魯杰出人才獎,每人給予300萬元一次性獎勵,大力表彰獎勵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卓越貢獻的人才。金融服務更給力,新設立總額為6000億元的省新舊動能轉換基金,將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項目作為重點投向,引導基金增值收益可全部讓渡給基金管理機構,并建立人才項目投資免責機制。工作服務更便捷,修訂《山東省高層次人才服務綠色通道規定》,服務項目擴展到26項,諸如車站、機場貴賓通道等服務內容讓人才賓至如歸。建立高層次人才服務專員制度,通過“一對一”方式,為人才提供政策咨詢、手續代辦、待遇落實等服務,并開通“人才專線”,實時受理人才反映問題。生活服務更貼心,將海外歸國高層次人才納入本地養老保險體系,在三級甲等醫院特需門診為外籍人才提供預約診療和外語服務,人才關心的子女就學、就醫診療、養老服務等問題得到進一步解決,人才可以輕裝上陣、創新創業無后顧之憂。
      編輯:高昊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女同久久久久电影院| 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不卡麻豆|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国产A级| 乱精品一区字幕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视频a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热久久|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特色影视 | 日韩精品www| 国产色精品vr一区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激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色拍拍| 五月花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下载| 久久久免费精品re6| 999精品色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ww16| 久久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专区麻豆精品在线 | 91精品美女在线|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22|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国产成人小说| 国产亚洲福利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搜索|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影音先锋国产精品国语对白|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在线 | 婷婷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不卡|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免费精品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无卡顿| 日韩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播放| 亚欧无码精品无码有性视频| 夜色www国产精品资源站|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