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1-06-23
信息來源:
各位藝術家,同志們、朋友們: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前夕,中宣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文聯召開大會,隆重表彰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文藝事業的高度重視和對文藝戰線的親切關懷,必將進一步激勵廣大文藝工作者為繁榮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事業貢獻智慧和力量。在此,謹向受到表彰的同志們表示熱烈祝賀,向全國廣大文藝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
黨的十六大以來,伴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蓬勃發展,我國文藝事業取得了長足進步和歷史性成就,精品佳作大量涌現,文化產品和服務更加多樣,文化市場日益活躍,呈現出生機勃勃、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廣大文藝工作者認真貫徹黨的文藝方針政策,認真落實中央關于推進文化體制改革、推動文化繁榮發展的決策部署,牢牢把握先進文化前進方向,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勤勉敬業、辛勤耕耘,生動反映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熱情謳歌國家繁榮富強與民族團結進步,真情描繪人民群眾在黨領導下創造幸福生活的精神風貌,以卓有成效的工作、以自己的聰明才智,為繁榮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做出重要貢獻,為推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歷史進程做出重要貢獻。
文化是一個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脈和靈魂,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當今時代,文化的地位作用日益凸顯,影響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廣泛而深刻。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建設,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立足新的歷史起點,描繪了我國文化改革發展新的藍圖,進一步明確了文化發展的方向、目標和任務,我國文化正迎來一個繁榮發展的黃金期。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需要廣大文藝工作者在推動偉大事業的歷史進程中積極進行文化創新創造,在服務人民群眾的藝術實踐中傾情奉獻自己的聰明才智,努力做崇德尚藝、德藝雙馨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者。
一、始終堅守正確價值追求,更好地擔負起弘揚先進文化的歷史使命。立業先立德,為文先為人。正確的價值追求是一個人獲得成功的前提,也是一個文藝家成就事業的基石。古今中外,大凡有作為有影響的文藝家,無不把高超藝術功力與高尚價值追求的完美融合作為畢生理想,把實現個人價值與推動歷史進步的有機結合作為堅定信念。用優秀作品引領人們追求崇高、向往美好,是文藝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和天然職責。如果沒有高尚的思想情操和精神境界,就無法讓自己的作品閃爍出凈化心靈、燭照前行的光輝。要始終堅持正確的價值坐標,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創作,用高質量高品位的優秀作品生動形象地表現和傳播核心價值體系,高揚愛國主義旗幟,弘揚共同理想,禮贊高尚情操,展現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更好地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要把祖國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充沛的激情、生動的筆觸、多彩的畫面,反映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民的創造,描繪當代中國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更好地為國家寫史、為民族塑像、為人民立傳。要堅守民族文化立場,高揚我們的文化理想,珍視優秀的歷史文化遺產,珍視獨特的中華人文精神,保持對前輩先賢的崇敬、對燦爛文化的虔誠,積極借鑒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不斷增強中華文化的生命力、影響力。
二、擺正同人民群眾的關系,更好地植根人民、服務人民。社會主義文化是人民大眾的文化,人民需要文化,文化更需要人民。一切進步文藝工作者的藝術生命力,從來都來源于同人民的血肉聯系,忘記和割斷這種聯系,創作的源泉就會干涸,藝術的生命就會枯萎。只有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有了對社會實踐的深切體驗,有了對日常生活的深厚積累,有了對人民群眾的深情厚誼,自覺建立起與人民、與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才能創作出內涵豐富、形象生動、打動人心的文藝精品。要切實解決好“為了誰”的問題,牢固樹立群眾觀點,站穩群眾立場,樹立以人民為中心、以普通大眾為對象的創作導向,弄清楚給誰看、給誰演、給誰讀,真正把服務群眾作為基點和歸宿,全心全意而不是半心半意地服務人民大眾,努力豐富群眾的精神世界、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要切實解決好“依靠誰”的問題,把深入基層、走進群眾作為一種理念、一種常態,把社會當作大學校大課堂,走出高樓、走出書齋,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從普通百姓的樸素話語中發現閃光的智慧,從人民大眾的生產勞動中汲取創造的元素,從讀者受眾的各種反映中了解群眾的期盼。要切實解決好“我是誰”的問題,視群眾為親人、把群眾當老師,切記我們的成就、我們的榮譽都是人民群眾給的,切記人民群眾是我們的根、我們的本,是我們的衣食父母、精神父母,情系群眾、感恩群眾、敬畏群眾,自覺把對人民群眾的真摯感情轉化為繁榮文藝、推動創作的巨大動力,把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回報給社會。
三、積極推進文化創新,更好地引領文化發展潮流。創新是文化永葆生機活力的根本所在,不同時代的文化都是在更新交替中前進的。這是文化發展的內在規律。可以說,唯有創新創造,才能實現精品紛呈、人才輩出,才能挺立于時代發展潮頭、躋身于世界文化前列。要緊跟時代步伐,立足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準確把握人民群眾對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善于從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從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中、從豐富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化中汲取營養,善于借鑒世界各國文化優長,敢于突破、勇于超越,不斷以新的文化內容、文化樣式開辟文化發展的新境界。要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尊重作家藝術家的創造性勞動,發揚藝術民主、學術民主,支持不同形式、不同風格的自由發展和競爭,鼓勵不同流派相互切磋、取長補短、共同進步。要深刻理解改革是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的必由之路,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增強改革意識、發展意識,積極支持和參與文化體制改革,推動體制機制創新,推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四、努力攀登藝術高峰,更好地用文化精品豐富中華民族文化寶庫。文藝創作是一項艱辛的創造性勞動,需要文藝家長期秉持堅定而高遠的文化理想、藝術追求,潛下心來不斷積累、不斷錘煉。通觀中外文藝發展史,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凡是傳世之作、千古名篇,必然是篤定恒心、傾注心血的作品。在藝術探索的道路上,只有矢志不渝、孜孜不倦,才能到達光輝的頂點。現在,我們的文化產品數量極大豐富,但質量不高、精品不多的問題還比較突出。要進一步強化精品意識,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正確處理好數量與質量的關系,把提高創作生產質量作為中心環節,把創作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優秀作品作為崇高追求,在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上下功夫,努力創作更多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精品力作。要善于學習、善于積累,深入學習科學理論,努力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擴大自己的知識儲備,開闊自己的創作視野,提高洞察社會和把握時代的能力,增強對藝術的感悟和表現能力。要潛心創作,有一種“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精神境界,靜得下心來、耐得住寂寞,心無旁騖、辛勤耕耘,不斷推動文藝進步、攀登藝術高峰,以更多的文藝精品留下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光輝印跡,豐富我們的文化寶庫。
五、不懈追求高尚職業操守,更好地履行文藝工作者的社會責任。文藝是塑造人們精神和靈魂的崇高事業,文藝家的良心代表著一個社會的良心。一個優秀的文藝家,必然具備出眾的藝術才華和藝術素養,必然具備高尚的職業精神和良好的藝術品格。特別是當今社會,文藝家作為公眾人物的社會影響越來越大,所擔負的社會責任也越來越高。這就要求我們文藝工作者在提高藝術素養的同時,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要始終把社會責任放在首位,以培育高尚道德、倡導文明風尚為己任,嚴肅認真地考慮自己作品的社會效果。要提倡文以載道、以文化人,堅持寓教于樂、寓美于樂,講品位、講格調,抵制低俗惡搞,展現大情大義,傳遞溫暖溫馨,讓最美好的道德與情感成為人們的精神營養,給社會以正氣、給生活以力量。要堅守藝術理想與藝術良知,越是知名度高,越是要時常念及社會的培養,倍加珍惜黨和人民給予的榮譽與關愛,虛懷若谷、嚴于律己,努力以高尚的職業操守、良好的社會形象,贏得人民群眾的尊重和愛戴。
文藝工作是黨和國家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文藝人才是黨和人民的寶貴財富。各級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文藝工作,把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事業擺上重要位置,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文藝方針政策,切實加強文藝隊伍建設,做到政治上信任、創作上支持、生活上關心。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營造寬松和諧的良好環境,宣傳介紹優秀文化成果和優秀文藝作品,表彰有杰出貢獻的文藝工作者。要充分發揮文藝評獎在引導創作方向、激發創作熱情中的積極作用,提高評獎的公信度和影響力,使之成為推出優秀人才和精品力作的重要平臺。各級文聯、作協組織是黨聯系廣大文藝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要履行好聯絡、協調、服務的基本職能,拓寬服務渠道,提高服務水平,多辦實事好事,切實維護文藝家的合法權益,為廣大文藝工作者展示才華提供廣闊舞臺、創造良好條件。
同志們,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偉大的時代。伴隨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將迎來中華文化光輝燦爛的未來。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振奮精神、開拓進取,共同譜寫我國文藝事業繁榮發展的新篇章。
轉載:求是理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