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期以來,創城成為濟南大街小巷談論的熱詞。隨著創城工作的深入推進,城市變得更美、天空變得更藍、社會變得更和諧。可以說,這是一段鐫刻在濟南人民心靈上的文明進化史。文明進步沒有止境,提升城市文明水平,貴在久久為功。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絕不只是為一塊金字招牌,而是要通過文明城市的創建過程,使城市管理水平得到提升、環境發生變化、精神面貌發生改變、文明素質得到提高,讓廣大市民能在一個宜居宜業的城市中生活,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因此,必須強化久久為功意識、弘揚“釘釘子”精神,把提升文明水平的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形,變成常抓不懈、持之以恒的思想自覺、行動自覺。
久久為功,必須要有制度作保障。人們喜見拆違拆臨帶來的成果,更欣慰于控違的常態化;人們喜見馬路市場取締后的整治面貌,更欣慰于疏堵結合的后續保障機制;人們喜見懲罰違法違章行為帶來的公平公正秩序,更欣慰于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的實施。在創城的過程中,濟南形成了很多好的機制、措施,確保文明提升的成果得以鞏固。未來,需要將這些好的經驗、做法固定下來,堅持工作長期抓、機制常態化。
城市文明建設,本質上就是塑造文明的市民。市民素質是城市文明的靈魂,沒有市民文明素質的提高,城市文明進程就沒有了承載和寄托;沒有市民文明素質的支撐,就不可能有高度的城市文明。小到不闖紅燈、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大到遵紀守法、誠信經營、愛黨愛國,一舉手一投足都是素質的體現、文明的縮影。市民素質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之舉,而是內化于日積月累的行為過程。因此,既要有創建攻堅戰、環境衛生、城市交通重點整治等集中規模性行動,更要有常規的“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日常安排。通過深化文明家庭、文明單位創建活動,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為市民傳遞文明風尚,使市民在參與過程中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身文明素質,讓文明成為一種生活態度和行為習慣。
文明進步沒有終點,追求美好生活永無止境。讓我們以創城為契機,把文明進步作為城市的不懈追求,通過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積極參與和努力,讓城市文明之花在泉城大地上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