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橋區委始終堅持把管黨治黨作為最根本的政治任務,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聚焦“四強”提升“四力”,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現代化強區建設行穩致遠。
聚焦強黨性,提升政治建設引領力。在把牢正確政治方向上下功夫。把講政治作為第一要求,把對黨忠誠作為第一標準,把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貫穿始終,牢記“國之大者”,提高“政治三力”,確保政治立場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在加強理論武裝上下功夫。深化“第一議題”制度,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發揮中共濟南市委重建地等紅色資源教育作用,不斷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增強把握“五個有利條件”、走好“五個必由之路”的歷史自信。在嚴守政治紀律規矩上下功夫。完善干部政治表現“負面清單”制度,健全違反政治紀律問題發現查處機制,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在壓實管黨治黨責任上下功夫。制定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任務清單,緊盯“關鍵少數”,落實“一崗雙責”,區委常委會會議每季度聽取黨風廉政建設情況報告,全力支持紀委監委履行監督責任,推動“四責”協同機制高效運轉。
聚焦強內涵,提升基層組織組織力。強化黨建引領,提升治理效能。總結疫情防控工作經驗做法,進一步完善“網格發現、社區呼應、分級響應、協同處置”機制;拓展社區物業黨建聯建,鞏固“紅色物業”建設成果,以高質量物業服務推進美好住區建設。堅持示范帶動,夯實基層基礎。深入開展村(社區)“兩委”換屆“回頭看”調研,對新一屆村(社區)“兩委”班子一年來的工作進行全面體檢,及時發現問題,補齊短板;擴大“象霞”“春霞”工作室示范帶動作用,打造基層黨員干部實訓基地,推動基層班子全面過硬。打造黨建品牌,激發黨建活力。堅持以改革增活力、以創新創品牌,在“社區書記先鋒論壇”等既有品牌的基礎上,挖掘優勢資源,集中力量打造出一批叫得響、立得住、過得硬的黨建品牌,全面激發黨建工作內生動力。
聚焦強擔當,提升黨員干部執行力。優化選人用人,增強隊伍活力。大力倡樹實在實干實績的導向,堅持事業為上、以事擇人、人崗相適,在急難險重任務一線考察識別干部,形成紀實檔案,及時發現使用關鍵時刻豁得出、沖得上、扛重活、打硬仗的干部,讓“有為者有位”“能上能下”落到實處。加強干部培訓,提升專業能力。組織務實管用的專題培訓,不斷提高各級干部適應新時代、實現新目標、落實新部署的能力;加大年輕干部培養選拔力度,舉辦“選調生實訓營”,建立“引進優秀人才培養庫”,選派年輕干部到街道、信訪、項目“三個一線”實踐鍛煉,優化成長路徑。嚴格干部管理,激勵擔當作為。完善關心關愛機制,扎實開展“組織部長雙向約談”“向組織說說心里話”等工作;深化“境界標準提升年”“高效落實年”“能力作風建設年”等活動,推行以“格局、目標、態度、方法、評價”為主要內容的工作方法體系,讓廣大黨員干部肩上有責、心里有數、手上有招、工作有效。
聚焦強約束,提升監督執紀保障力。強化政治監督。聚焦重點任務、重點領域、重點崗位開展專項監督,緊盯“關鍵少數”,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執行民主集中制、依規依法履職用權等情況的監督。完善監督體系。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官法》,穩妥有序組織開展監察官等級確定工作;深化“四種形態”運用機制,精準規范運用每一種形態;加強信息化建設,用好監督執紀綜合平臺、巡察數據管理中心,借助科技手段提升監督能力和水平。糾治“四風”頑疾。深入整治損害黨的形象、群眾反映強烈的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堅決糾治影響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加重基層負擔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不斷鞏固深化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和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成果,推動“打傘破網”常態化。一體推進“三不腐”。不敢腐以“嚴格”為要,持續保持高壓態勢,嚴格執紀執法,維護紀法威嚴和震懾、遏制效果;不能腐以“制度”為本,構建常態長效防范機制,創新日常監督方法,把不能腐的要求落到實處;不想腐以“教育”為基,堅持正面引導和反面警示相統一,更加注重以案為鑒、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提高黨員干部不想腐的自覺。
奮進新征程,天橋區委將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以更大決心、更實舉措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取得新成效、政治生態形成新氣象、黨員干部展現新作為,以實在實干實績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