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建設是濟南近年來干事創業的主基調。濟南高新區“新春第一會”明確提出:以“項目提升年”和“作風提升年”為工作主線,牽引、推動和保障各項目標任務落地落實。2月13日,高新區正式印發《2025年度建設發展計劃》,該計劃囊括204個新建續建項目、58個籌備項目,可以稱作濟南高新區“項目提升年”的施工圖。
拓展范疇,持續探索優化
“過去,我們每年都編制財政投資項目建設計劃,隨著全市大抓項目的要求逐步提高,如何發揮建設發展計劃對項目建設的統籌引領作用、為高新區‘三次創業’助力成為新課題。”高新區規劃建設部部長嚴雷介紹,按照“四抓四提升”總體要求,相關部門從2024年9月開始編制《2025年度建設發展計劃》,對編制思路和工作模式進一步優化改進,不僅涵蓋財政和社會投資建設的道路交通、水電氣暖、生態環境提升、文教衛體等配套和基礎設施項目,還新增商住類建設項目,提前謀劃房地產投資任務目標,實現對各類項目的全面把控。
今年,高新區還將“儲備項目”調整為“籌備項目”。籌備項目梳理的是今年推進策劃、拆遷、征地等前期準備的項目,以確保項目在明年或后年能落地開工。
一字之差,意義重大。
記者注意到,該計劃包含新建續建項目204個,其中商住30項、配套基礎設施174項,總投資約630億元;謀劃籌備項目共58項,總投資約374億元。
一圖一表,助力項目推進
無論經濟發展、科技創新、產業升級,還是城市建設、民生改善,發展的“設計圖”和“施工圖”要轉變為城市的“實景畫”,都要落到一個個具體項目上,都離不開清單化的方式推進落實。緊緊圍繞項目籌備謀劃、土地資源要素供給、項目建設全過程管理、單位協調配合4個方面,高新區《2025年度建設發展計劃》將項目建設全鏈條工作做實做細做精,把所有項目落位到表格中、圖面上,按照中心區、東區、章錦片區、北區四部分,制定“一圖、一表”,使項目直觀化、任務清晰化。
“一圖”,直觀體現基礎設施配套與各類項目之間的協同關系,體現重點區域建設發展的整體謀劃;“一表”,詳細標明每個項目拆遷、征地、供地、開工、納統、竣工的關鍵時間節點,以及總投資、當年投資、征拆資金等預估投資情況,做到通盤考慮、推進有序。
從項目分布和投資額度看,高新區中心區有40個項目,總投資約76億元;高新區東區有109個項目,總投資約277億元;章錦片區有19個項目,總投資約60億元;北區有36個項目,總投資約217億元。高新東區在項目數量和投資額上都展現出打造“公園里的科技城市”的建設力度,凸顯高新區“三次創業”的主陣地地位。
掛圖作戰,保障落地實施
隨著項目建設成為濟南市近幾年經濟工作的“主旋律”,“狠抓項目”的提法常見諸報端。濟南高新區對項目抓得如何?
為加快項目建設,確保各按預期節點推進,盡快形成投資,夯實工作責任。各項目牽頭單位將依據《2025年度建設發展計劃》確定的節點,對項目建設全流程進行顆粒化分工,制作“甘特圖”。各片區加密調度頻次,實時監測項目進展,統籌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的問題,確保開工建設。規劃建設部還將按季度通報計劃執行情況,并結合征供地計劃、建安指標、房地產開發投資、城市更新(城中村)等相關任務考核手段,協同發力,確保項目建設高質高效推進。
《2025年度建設發展計劃》既是一份施工圖,又是一份晴雨表,按照該計劃推進各項目,相關部門不但對項目資金籌措、招商方向有明確認知,對遠期發力方向也能心中有數。濟南高新區將用好這份施工圖,確保項目落地的每個環節有人抓、有人管、有成果,交出“項目提升年”的高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