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養百花惟曉露,能生萬物是春風”。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今年以來,濟南高新區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以文育人、以文化人,聯動學校、家庭、社會等各方力量,持續構建學生成長共同體,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堅持以德立校
奏響全環境立德樹人好聲音
每年4月,濟南高新區都舉辦校園開放月活動,邀請學生家長走進校園,讓家長從早到晚沉浸式體驗學校教育教學活動。把家長請進學校,成為構建學生成長共同體的“一把鑰匙”。通過這一活動,轄區各學校不斷探索新時代教育方向,構建起家校社協同育人的良好格局。
近年來,濟南高新區充分發揮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精心構建各學段立德樹人的完整目標體系,把立德樹人貫穿學校教育教學全過程。通過積極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活動,廣泛開展讀中華經典活動,常態化開展“清朗”系列專項治理行動等方式,加強學生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健康向上的價值觀念、道德品質和心理素質,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濟南高新區還積極推進學校體育、文化設施開放,區內12所學校圖書館、11個學校體育場已對外開放,學生和家長可以在節假日到校自習、閱讀和鍛煉身體,相關設施累計接待學生及家長超5萬人次;利用學校報告廳設立“親子校園影院”,每年公益播放200余場電影。
依托不同場景
打造全環境立德樹人新陣地
社區是構建起學生成長共同體的另“一把鑰匙”。在濟南高新區,全環境立德樹人的成果處處可見。
在泉城書房高新區文化中心分館,幾位家長帶著孩子正享受親子時光。“我經常帶孩子過來看書、參加活動,孩子從中學到不少東西,這種潛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很好!”居民陳女士表示。泉城書房高新區文化中心分館自2022年10月運營以來,通過開展形式多樣、品質高端的全民閱讀推廣活動,不斷創建多元化的文化交流平臺,已成為居民“家門口”的圖書館。
依托社區、村居,濟南高新區充分整合家庭、學校以及社會資源,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在孫村街道云湖社區文化書院,精致的益智玩具、充滿趣味的圖書、色彩斑斕的墻壁圖案……處處彰顯對孩子們的關愛。在學生成長共同體下,家長不再是教育的旁觀者,而是積極參與者。家長們通過參與親子活動、家長課堂等方式,與孩子們共同成長,為孩子的品德教育樹立良好的家庭榜樣。學校將教育延伸至社區,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共同開展課外拓展、社會實踐等活動,進一步完善了全環境立德樹人新生態。
近年來,濟南高新區持續營造全環境立德樹人的良好環境,創立“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學堂”“青少年人文美育閱讀分享會”“暖心成長讀書分享會”等十余個文明實踐品牌活動,內容涵蓋傳統文化、科普教育、心理健康、藝術普及、數字化創新實踐、生活審美生活技能等領域,讓居民在家門口享受優質服務,在家庭與社區之間、社區與學校之間形成聯動,打造全環境立德樹人的新陣地。
通過活動人群的不斷拓展,活動形式不斷突破,活動場次的持續輸出和積累,濟南高新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泉城書房成為青少年的“精神加油站”,構建起思想引領陣地、文化共享平臺、文明實踐樞紐“三位一體”的全環境立德樹人空間,實現文明實踐向實踐文明的新提升。
創新研學模式
構建全環境立德樹人新格局
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3月31日,濟南高新區首個工業游學主題項目啟動。工業游學項目不僅為莘莘學子打開探索工業魅力的新視角,也為濟南高新區高科技企業搭建了展示平臺。
今年以來,濟南高新區不斷創新研學模式,優化育人環境,為有效落實全環境立德樹人貢獻新力量。依托轄區企業、高校等資源,在未成年人研學方面進行創新實踐。重點打造紅色研學、工業研學、文明實踐研學等一批主題鮮明、特色突出的研學路線,為學生創造全方位、沉浸式的生動教材和體驗場景,推動全環境立德樹人由面向青少年的單一發力向面向全生命周期的多元聚力轉變。
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通過內容和形式的多樣化輸出,持續打造“家門口”的研學。清明節期間,舜華路街道組織未成年人開展了行走黃河研學之旅。這種行走在自然與歷史之間的“課堂”,讓孩子們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了歷史的厚重和英烈精神的偉大,潛移默化中接受愛國主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