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的親身經歷,讓我切身感受到中國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經濟實現大幅度增長,每一位普通百姓的生活都發生了巨大變化
1978年10月28日,對松下公司來說是永遠值得紀念的一天。這一天,時任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先生在大阪參觀了松下公司茨木工廠。在松下公司創始人松下幸之助的陪同下,鄧小平先生參觀了松下的電視機、高速傳真機、錄像機等產品的生產流水線。當鄧小平先生問松下幸之助是否愿意為中國現代化建設幫忙時,松下幸之助毫不遲疑地答道:“無論什么,我們都將全力相助。”松下公司與中國因此結緣。
第二年,松下幸之助應邀訪問中國,受到鄧小平先生接見,并與中國政府進行了第一次技術合作,向上海燈泡廠提供黑白顯像管成套設備。回國后,年逾八旬的松下幸之助通過約見日本電子工業巨頭、接受媒體采訪等多種方式,積極介紹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由于日中兩國建交不久,日本電子工業界對當時的中國不夠了解,企業間也存在競爭等種種原因,松下幸之助沒能成功說服其他日本企業一同前往中國。有人勸說松下幸之助給鄧小平先生寫封信,說明情況放棄此事。但松下幸之助說:“我與鄧小平先生是君子之約,不能實現的話,更要當面說明。”1980年,松下幸之助再次訪華,向鄧小平先生當面說明情況,并為鄧小平的話語所深深感動,表示松下公司愿單獨同中國合作,為其他日本企業樹立一個日中合資的典范。
1987年9月,松下公司與中國相關單位正式合資成立了北京松下彩色顯像管有限公司。也是這一年,我大學畢業進入松下公司工作。當時病重的松下幸之助一直關心該廠的建設情況,當看到工廠竣工的照片時,松下幸之助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北京松下彩色顯像管有限公司是當時投資規模最大的日中合資企業,投產當年就盈利,在日本經濟界引起巨大轟動。此后,其他日本企業紛紛開始進入中國。
經過近40年的發展,松下公司目前在中國大陸有75家公司,銷售額約為500億元人民幣,占松下公司整個銷售額的10%左右,共有6萬名員工。隨著中國經濟不斷發展,相信松下公司在中國的銷售額還會繼續增加。
上世紀90年代末,我第一次來到中國出差,此后多次到中國。2011年,我有幸到中國常駐,在無錫的松下能源公司擔任負責人。兩年后,我回到松下公司日本總部,但我依然時刻關注中國。2015年,我再次來到中國常駐,擔任松下空調公司中國區負責人。去年4月,我出任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之后,經常到中國各地走訪。多年的親身經歷,讓我切身感受到中國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經濟實現大幅度增長,每一位普通百姓的生活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家用電器、智能手機走進千家萬戶,高速公路和高速鐵路連接全國各地,這樣的變化深深地觸動著我。前段時間,我去深圳出差,在那里我感受到中國的生機、活力與創造力。通過在中國各地走訪,我越發覺得中國蘊藏著無數商機,松下公司在中國大有可為。
中國未來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企業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成就,在很多領域已經超過了日本企業,我們為此感到高興。我們非常期待與中國企業加強合作,實現共贏發展。包括松下公司在內的很多日本企業如今更加重視中國市場,紛紛加大在中國的研發力度。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設立的雄安新區是一個非常先進的城市開發計劃。我們希望把松下公司所擁有的技術、產品和服務用于雄安新區建設,共同把雄安新區打造成一座綠色低碳、信息智能、宜居宜業的現代化新城,為中國改革開放繼續貢獻力量。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松下公司成立100周年。松下公司在中國能有今天的發展,得益于鄧小平先生和松下幸之助的君子之約,得益于中國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松下公司將以此作為重要里程碑,繼續與中國改革開放同行,為中國人民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者為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