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常駐維也納聯合國代表團舉辦的“美麗中國,攜手世界”主題中文日活動5月6日在聯合國維也納辦事處的中央圓廳舉行,來自俄羅斯、朝鮮、法國、瑞士等30多個國家的外交官、維也納大學孔子學院師生和奧地利友好人士等500余人參加了開幕式,中國的音樂、詩歌、戲劇、舞蹈令人賞心悅目,贏得現場觀眾贊嘆。
開幕式上,中國藝術家為來賓表演的節目精彩紛呈。河南濮陽華夏衛風樂團彈唱琴歌《詩經·邶風·凱風》,安徽黃梅戲大師韓再芬奉上《女駙馬》片段,蘇州評彈大師盛小云演繹《楓橋夜泊》,讓各國觀眾親身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魅力。此外,中央圓廳還舉辦了當代中國書畫名家作品展、濮陽民間藝術展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木版水印技藝現場展示等。整個展覽從音樂、戲劇、書畫、非遺技藝等多個角度進行展示,傳遞了中國文化的歷史底蘊和時代魅力。據悉,中文日活動將持續到5月10日。
聆聽古琴彈唱《詩經·邶風·凱風》時,當地退休教師艾爾澤·邵庫普全神貫注。當身著古代服飾的中國演奏家們用編鐘、古箏、箜篌等彈奏出西方觀眾耳熟能詳的《歡樂頌》時,艾爾澤和其他觀眾起立,熱烈的掌聲經久不息。艾爾澤告訴記者,從來沒聽過如此意境深遠、打動人心的音樂,更沒想到中國樂器與西方樂曲可以如此和諧交融。“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令人沉醉,我們見識到的,應該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中國常駐維也納聯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代表、特命全權大使王群表示,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70年來,中國的發展離不開與世界各國的合作,文化是沒有國界的。希望中文日能有助于國際社會了解中國文化,促進對話交流。美麗的中國將永遠攜手世界前行。
聯合國工發組織總干事李勇和聯合國維也納辦事處新聞部主任馬丁分別致辭,對新中國即將迎來成立70周年表示熱烈祝賀,對中國改革發展取得的偉大成就表示贊嘆,期待中國與聯合國各機構加強合作,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公共產品,促進可持續發展目標落實。
中文是聯合國六大官方語言之一。馬丁表示,自聯合國于2010年宣布啟動聯合國語言日以來,世界各地的聯合國工作地點每年都舉辦慶賀活動,以紀念多種語言的使用和文化的多樣性,促進六種官方語言在聯合國的平等使用。他說:“正是語言的多樣性提升了聯合國的工作效率和透明度。”李勇表示,中文是世界上最古老、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之一。語言與文化多樣性相輔相成。“會說中文、會寫漢字,就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