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楚瓦什共和國首府切博克薩雷,一座位于伏爾加河中游右岸、人口不到50萬的城市,這幾天,因上百名中國地方代表團人員的到來,格外熱鬧。
5月23日,中國長江中上游地區和俄羅斯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以下簡稱“長江—伏爾加河”)地方合作理事會第三次會議,在這里舉行。來自中國相關部委,四川、重慶、湖北、湖南、安徽、江西6省市地方代表團,以及國內32所大學的校長,與俄羅斯伏爾加河14個聯邦主體的同行一起,話友誼、議合作、展未來。
提供區域合作成功范例
切博克薩雷的最大體育中心,高懸著中俄兩國國旗,處處可見長江—伏爾加河“友誼之河”的標志。
在理事會中方主席、中國國務委員王勇,俄方主席、俄羅斯聯邦總統駐伏爾加河聯邦區全權代表卡馬羅夫的見證下,來自長江中上游地區和伏爾加河沿岸的兩地區行政長官們,簽署多項雙邊地區合作文件。會場內外,兩地區政府官員握手擁抱、熱切交談。
地方合作一直被視為中俄關系的重要力量和新增長點。位于長江中上游沿岸的6省市,經濟快速發展,資金雄厚,市場潛力巨大。綿延千里的伏爾加河,哺育了兩岸城市,聯邦區面積103.8萬平方公里,下轄14個聯邦主體,是俄羅斯綜合實力較為雄厚的地區。
2013年5月,兩國政府簽署了《長江中上游地區與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合作的議定書》,從國家層面推動兩河地方合作。長江與伏爾加河,迎來歷史性牽手。
2016年,在原有兩地區地方領導人座談會機制基礎上,雙方建立了地方合作理事會,并組建了兩地區經貿、人文合作聯合工作組,打造了兩地區青年論壇、高校聯盟等人文交流品牌,定期更新兩地區投資合作項目清單和人文合作路線圖。
6年來,合作規模、質量同步提升。來自理事會發布的信息稱,僅2018年,長江中上游6省市對俄貿易額近49億美元,增幅達30%,超過雙邊貿易增速,部分省市對俄貿易額增速甚至達80%以上。
“實踐證明,合作機制為推動兩地區交流發展發揮了重要的平臺作用,為雙方開展區域對區域合作提供成功范例。”理事會上,中俄雙方一致給予了上述評價,并希望以此為新的起點,引領兩地區合作步入更加快速高質量發展的軌道。
經貿合作發展勢頭強勁
當四川企業家鄭洪濤剛進會場一側,坐在記者旁邊的一位俄方企業家代表立即起身,跨過一排排椅子,兩人來了一個熱情擁抱。
原來,雙方是四川省鐵路產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與楚瓦什共和國發展集團公共股份公司合作項目的代表。2016年5月,四川“鐵投”投資70億元人民幣在楚瓦什建設農業合作園區,按計劃,園區在完成基礎設施建設后,將引入農業、旅游觀光、房地產開發等企業入駐,形成產業鏈。
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市場運作。隨著地方合作的提速、營商環境的改善,來自長江的6省市眾多企業,紛紛在伏爾加河畔投資興業。江西省投資的彼爾姆木材加工廠順利投產,成為兩地區首個落地的重要投資項目;重慶市投資的韃靼斯坦共和國玻璃纖維生產線,安徽省投資的烏里揚諾夫斯克水泥廠,也在如期推進……
此次會場內外,尋求合作的行動同樣緊鑼密鼓——
“去年楚瓦什與中國地方的貿易額同比增長1/3,達到創紀錄的1.65億美元。”楚瓦什共和國行政長官伊格納季耶夫熱情洋溢地介紹,楚瓦什農工綜合企業產量的40%銷往中國,“我們雙方能不能繼續擴大規模?”
“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的農產品出口已經邁出了第一步,在農業、建筑行業還有一系列投資項目清單將與中國伙伴探討。”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代理行政長官哈比羅夫表示。
“薩馬拉州地處俄羅斯中腹部地區,鐵路、水運線路發達。俄羅斯政府計劃把薩馬拉建設成為‘一帶一路’重要物流樞紐,組織交通聯運。”薩馬拉州代州長庫德里亞紹夫上周剛在中國的四川和重慶兩地考察,他告訴本報記者,自己對兩河地區的合作很有信心。
中國企業同樣興趣濃厚。就在這幾天,湖北的一批企業赴喀山舉辦投資推介活動;安徽的30家企業正在下諾夫哥羅德參加安徽工業實力推介會;重慶的兩家企業老總也正在楚瓦什簽署協議……
“與中俄兩國高水平的政治關系相比,與兩河流域的經濟實力相比,我們兩個地方的經貿合作還不匹配”,湖南代表團團長、省長許達哲說,“這反過來也說明,地方合作大有可為,需要找到彼此利益的契合點。”
眼下,中俄地方經貿合作發展勢頭強勁。卡馬羅夫透露,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還在研究20多份協議草案,希望與中方繼續在經貿等領域開展合作。
高校聯盟助推人文交流
“在中國,有很多人是聽著《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讀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成長起來的。”“長江—伏爾加河”高校聯盟中方主席四川大學校長李言榮,感嘆中俄間特殊深厚的“情結”。
長江—伏爾加河地區,教育基礎雄厚,人文積淀豐富。兩地區覆蓋的學生數高達150萬人。2017年6月,經中俄雙方外交部批準,由四川大學作為中方牽頭單位、下諾夫哥羅德國立技術大學為俄方牽頭單位,共同成立了長江—伏爾加河高校聯盟。32所中方高校、50所俄方高校,加入該聯盟。
兩年不到,聯盟已在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展開一系列合作,助推兩國人文交流:舉辦了由中俄32所高校參與的“首屆大學生文化推廣視頻大賽”,成立了中俄高校智庫聯盟并舉辦了首屆智庫論壇;伏爾加沿岸聯邦區14個聯邦主體和湖南簽署協議,派遣本科學生赴湘學習;四川省高校與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17所高校簽署了23個涉及留學生交換、國際課程班、教師交流的合作協議……
“高校聯盟雖起步不久,但發展潛力無限。”李言榮說。
聯盟俄方主席、下諾夫哥羅德國立技術大學校長德米特里耶夫深有同感。“聯盟的成立為我們兩國關系提供新的動力,對創新合作項目、聯合優化資源、展開學科研究、提高國際合作,有非常大的作用。”
雙方都希望,讓高校聯盟成為助推兩國關系和兩地區合作的高端智庫,成為面向全球、匯聚創新優勢資源的開放平臺,成為培訓發展中俄關系高端人才的搖籃和面向中俄兩國優秀青年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