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來早,奮進正當時。2月26日,濟陽區2025年春季高質量發展項目建設現場推進會舉行。
初春的寒意,擋不住一場火熱的“奔赴”。推進會現場,工程車、挖掘機整齊列陣,蓄勢待發;企業家、建設者們精神抖擻,斗志昂揚;一幅幅大型展板,生動“解說”著當日開工的重點項目,描繪出濟陽高質量發展的宏偉藍圖。
“濟陽區2025年春季高質量發展重大項目,正式開工!”隨著一聲鏗鏘號令,參加集中開工的項目迎春破土,播撒下希望的種子,迸發出蓬勃生機。15個重點項目,總投資額66.8億元,其中2025年計劃投資15.3億元。這場春天的“奔赴”,不僅為濟陽奪取首季“開門紅”注入強勁動力,也奏響了落實全市“項目提升年”目標的強勁樂章。
濟陽,正以奮進之姿揚帆啟航,邁上高質量發展的嶄新征程!
15個項目集中破土
66.8億元投資點燃發展引擎
作為此次集中開工活動的主會場,濟陽城發云食谷產業園項目備受矚目。項目以“共享工廠”組團發展模式為核心,致力于打造集食品創新研發、檢測、生產加工、倉儲倉配、數字展銷、聯營貿易、品牌孵化等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化食品產業園區。項目建成后,預計年產值超6億元,將成為濟陽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奧銳激光建設激光智能裝備制造基地項目也是此次開工的重點產業項目之一。作為奧銳激光一期項目的延續,將進一步建設標準化車間、激光器研發車間、中高端激光切割機研發實驗車間等設施。項目全面達產后,預計年產中高端激光設備8000臺,實現年產值20億元,吸納就業1500余人,綜合稅收達1億元,進一步鞏固濟陽在高端裝備制造領域的重要地位。
據了解,此次濟陽集中開工的15個重點項目,規模體量大,投資拉動性強,要素配套齊全,涵蓋重點產業、社會民生、平臺支撐、基礎設施等多個領域。
其中,重點產業類項目10個,占比達66.7%,總投資28.1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9.35億元,包括大自然改擴建項目、奧銳激光項目等;社會民生類項目3個,總投資21.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3.75億元,涵蓋同德街北租賃住房項目、仁風等四鎮(街道)鄉村振興項目、“黃河情 稻花香”泉韻鄉居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項目等,既有產業升級的“硬核”,又有民生改善的“溫度”,充分體現了濟陽高質量發展的多維布局。
168個項目提上日程
144.5億元投資夯實發展基底
濟陽區的項目建設步伐堅定而有力,每一步都踏出了高質量發展的鏗鏘足音。
過去一年,濟陽區積極響應全市“項目深化年”工作要求,一切圍繞項目轉、一切聚焦項目干,144個區級重點項目全部開工,完成投資116億元、增長17.7%;14個省市重點項目投資完成率124.3%,61個項目提前超額完成全年任務。一系列重點項目的扎實推進,推動全區經濟運行持續穩固向好,19項主要經濟指標中,13項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8項位列全市前五位,圓滿完成年初確定的各項任務目標,交出了一份振奮人心的濟陽答卷。
2025年,濟陽乘勢而上,聚焦全市四大主導產業、十大標志性產業鏈群,圍繞濟陽四大優勢產業、五大工作重點,借助濟北經濟開發區、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起步區緊密協作區等平臺載體,力爭新謀劃儲備項目300個以上,新簽約項目不少于45個,簽約額突破300億元,構建儲備充足、建設迅速、梯次推進的項目工作格局,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
抓項目就是抓發展,謀項目就是謀未來。濟陽區續建及計劃開工項目共168個,總投資1423.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44.5億元。這些大項目、好項目的陸續開工,為濟陽產業升級重塑提供了強勁動力,也為全年工作開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堅實基礎。
“四個并聯”審批助力
重點項目“揭榜掛帥”全面提速
破土動工只是序曲,要想把全面建設高質量北部中心城區這幅藍圖描繪得精彩生動,需要濟陽上下同心協力,以奮斗者的姿態為各項工作跑出“加速度”。
為此,濟陽打好“主動仗”、推行“新舉措”、按下“快進鍵”,提前謀劃推進今年重點項目布局建設,力促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見效。對15個新開工項目、128個續建項目,盯上靠上做好服務保障,確保5萬千瓦背壓機組、歐銳激光二期、大自然改擴建等項目早日建成。對目前尚不具備開工條件的25個項目,已列出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確保新能源卡車、全芯達半導體等項目盡快開工。
牢牢牽住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濟陽全面加強重點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管理,完善供地、建設手續審批、開工建設、入庫納統“四個并聯”項目審批制度,實行“項目管家”全流程幫辦,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全力推動項目建設提速增效。
同時,深入開展重點項目建設“揭榜掛帥”行動,完善領導包掛、專班推進、定期會商工作機制,做好空間、土地、資金等要素保障,第一時間研究解決項目建設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推動重點項目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
一年之計在于春,開局起勢見擔當。項目踏著春天的節律開工,為高質量北部中心城區建設積蓄能量。濟陽全區上下將扭住項目總牽引,跑出加速度,奮力為“強新優富美高”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