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上午,濟南市委市政府“輝煌‘十三五’奮進新時代”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六場召開。據悉,“十三五”期間,全市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從627萬增長到802萬,增幅為28%。普通門診診療項目報銷范圍由534項擴大到1800余項。
基金年征收規模從104億元增長到154億元
“十三五”期間,全市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從627萬增長到802萬,增幅為28%;基金年征收規模從104億元增長到154億元,增長了近50%。我市整合市本級、濟陽、章丘、平陰、商河以及原萊蕪等六個不同的統籌區域的醫保政策,涉及職工醫保98項、居民醫保52項,實現了全市參保范圍、籌資標準、待遇水平、基金管理、經辦服務、信息管理“六統一”。“同城不同策”“待遇不一致”等問題得到徹底解決,商河、平陰、萊蕪等原獨立統籌區群眾醫保待遇大幅提升。
普通門診診療項目報銷范圍由534項擴大到1800余項
我市制定階梯化、差異化報銷政策,助推分級診療,全市選擇二級以下醫院作為普通門診統籌定點的參保職工,占全部簽約人數的85.1%。社區醫院普通門診報銷比例由70%提高到80%,普通門診診療項目報銷范圍由534項擴大到1800余項,降低腫瘤放療、高精度CT等102個診療項目的個人自付比例,全市81萬余人享受待遇,減輕個人負擔3.8億元。
全面取消各級各類公立醫療機構藥品和耗材加成
我市結合實際開展了駐濟醫療機構藥品、耗材聯合采購工作,參與議價談判的13種藥品、15種耗材價格平均降幅分別達到31.3%和58%,最高降幅分別達73.26%和87.9%,為參保人節約醫療費用1.6億元。
我市堅持“一取消、一降低、一提高”,逐步建立科學合理的價格形成機制。全面取消各級各類公立醫療機構藥品和耗材加成,實行“零差率”銷售,共計取消加成3.4億元,并將調整后的醫療服務費用全部納入醫保支付;降低部分偏高的醫療服務項目價格,共涉及72項,主要是大型設備檢查和檢驗類項目,總價降幅6.2%;提高病理、治療、手術等項目價格,讓醫務人員勞動價值得到充分體現。同時,完善準入制度,新增了“密閉式氧氣吸入”等38項群眾需求高的醫療服務項目。
此外,全市297家具有住院功能的定點醫療機構全部實現異地就醫聯網結算,做到鄉鎮全覆蓋。
積極推進住院、普通門診省內及跨省直接聯網結算
在發布會上了解到,力爭到2025年,我市基本建立起更加完善的醫療保障制度、基金監管制度體系、醫藥服務供給機制和醫療保障公共服務體系。
“十四五”期間,全市常住人口實現應保盡保,職工和居民長期護理保險基本實現全覆蓋,不斷完善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制度,探索建立醫保防貧減貧長效機制,鼓勵發展與基本醫保緊密結合的商業補充保險。藥品和高值耗材集中帶量采購范圍逐步擴大,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全面推開,醫藥服務價格更加體現醫務人員勞務價值,醫保監管實現從人工抽單審核向大數據全方位、全流程、全環節智能監控轉變。
我市將建立市、區(縣)、街道(鄉鎮)統一的醫保經辦服務體系和全市統一高效的醫保信息系統,積極推進住院、普通門診省內及跨省直接聯網結算,全面開展窗口服務“好差評”工作,著力提升經辦服務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