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章丘區一家新材料企業僅用5天時間就完成了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比之前的辦理時限提前近10天。
為切實服務企業經營發展,市發展改革委牽頭建立標準透明、流程規范、信息共享、主體權益有保障的信用修復“一件事”工作機制,實現企業信用修復“一次不跑,全流程網辦”“一處申請,全平臺修復”。企業信用修復申請次數由原來的2次縮減到1次,環節由5個縮減到2個,申請材料由5個縮減到3個,辦理時限由17個工作日縮短到7個工作日以內。
具體來說,我市編制《濟南市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指南》,明確各部門信用修復類型、辦理條件、不予修復類型和最長、最短公示期限等業務規范,為企業提供準確、明晰、實用的修復指導。依托各級“信用中國”網站,在線生成申請材料,國家—省—市三級聯動審核,最大限度優化企業信用修復辦理流程,打造“在線一口受理、分級協同審核、進度自助可查”的修復新模式。同時,市發展改革委會同市市場監管局建立信用修復協同聯動工作機制,兩部門系統實現數據共享和結果互認。“信用中國”網站和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每日共享行政處罰和信用修復結果數據,機制建立以來,兩系統共享行政處罰數據21208條,修復結果數據2835條。對于市場監管領域行政處罰信息的信用修復,企業可自主選擇在“信用中國”網站或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申請修復,雙方互認修復結果,并在收到對方共享數據后的3個工作日內同步更新公示信息,解決“多頭受理”“重復申請”修復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