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生產要素。濟南將培育和繁榮數據要素市場納入數字濟南建設總體布局,培育壯大以數據為關鍵生產要素的數字經濟,充分釋放數據價值,打造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示范城市,全面打造數字先鋒城市。
7月15日,《濟南市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加快數字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5年)》印發實施,提出了我市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總體要求和工作目標,明確了十大重點工作任務。在8月23日上午濟南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濟南市大數據局、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介紹了相關工作推進情況。
下月初發放數據要素券
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首先要建立完善相應的政策體系。近年來,圍繞數據資源登記與流通、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數據資產管理、數據官制度建立、數據要素券發放,濟南展開了一系列探索創新,不斷完善政策制度與標準,為數據供得出、流得動、用得好打下了堅實基礎。
為推動數據資源登記與流通,我市于2021年出臺《濟南市數據資源登記與流通暫行辦法》,建設開通了濟南市數據資源登記平臺,先期在市屬國有企業開展數據資源登記試點。
為加快公共數據授權運營,2023年10月,濟南在全國率先出臺《濟南市公共數據授權運營辦法》,創新打造“綜合授權+分領域授權”模式,建設上線了濟南市公共數據授權運營平臺;今年7月,發布實施《濟南市數據資產管理試點工作方案》,進一步明確了行政事業單位數據資產梳理、確權、經營、收益分配的管理閉環,推進公共數據資產化管理。
為加快推進企業數據資產入表,激活數據要素價值,近日發布實施的《濟南市數據資產入表數據要素券發放活動實施細則》,提出對首次開展數據資產入表的企業給予最高2萬元的財政補貼。濟南市大數據局黨組書記、局長張熙表示,“依托‘泉慧企’平臺,我們上線了‘數據要素券’專區,正在開展數據資產入表第三方服務商征集,將于下月初正式啟動數據要素券發放。”
此外,為進一步提升算力支撐水平,濟南將出臺《濟南市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5年)》,進一步規范和提升全市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水平。
為培育壯大數商,市大數據局等部門還研究制定技術型、服務型、應用型、資源型數商標準,組織開展濟南市數商企業入庫培育,《濟南市數商企業入庫實施細則》已完成意見征集,擬于近期正式印發。
數據要素流通服務平臺已上線
構建完善數據產業生態,探索開展數據登記交易,都需要相應的載體和平臺作為支撐。
截至目前,我市已組建成立了濟南大數據公司、濟南市大數據協會,濟南市數據要素流通服務中心已于近期掛牌成立,濟南市數據要素流通服務平臺已初步建成并上線試運行,濟南市數據要素工作載體不斷完善。
其中,濟南市數據要素流通服務平臺融合了數據登記、數據交易、數商入庫、數據要素第三方服務等功能,按照數據產權結構性分置的要求,持續探索數據資源、數據產品和數據資產登記,建設公共數據資產登記功能,支撐行政事業單位數據資產登記和建檔入表,將成為我市面向企業和社會提供數據要素全流程服務的總門戶。
截至目前,全市已發放各類數據登記憑證240余個,服務企業80余家;全市16家企業實現數據資產入表,合計入賬金額3200余萬元,數據資產評估價值超過2.8億元,濟南能源、濟南公交等3家企業實現數據資產融資,合計融資(授信)5100萬元。
圍繞促進數據要素流通交易,濟南還積極謀劃建設城市數據網、城市區塊鏈平臺和城市可信數據空間等數據基礎設施,為數據流通交易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可信賴的安全可信流通環境。其中,政務領域可信數據空間已基本建設完成并投入試運行,在金融服務、醫療健康、社會治理等方面開展了多個場景建設,為公共數據授權運營工作提供有力支撐;城市區塊鏈平臺已形成建設方案并征求有關部門意見,擬于近期正式印發。
建設4個“數據要素產業核心區”
加快數字經濟發展,離不開強有力的算力支撐。據悉,近年來濟南加快推動城市多元算力協同,積極引導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級算力合理布局,算網、算能、算智、算數融合發展,推動構建支撐市域經濟發展、輻射濟南都市圈的算力供給體系,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有力的算力支撐。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33家數據中心,算力總規模達到2940PFlops,其中智能算力占比超過88%。今年7月,濟南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投產運營,算力規模達1000PFlops,是省內首個突破E級的高性能智算集群。預計今年年底前,全市智能算力將再增加約1500PFlops,算力總規模將超過4000PFlops,為數據要素產業發展提供充足的算力支撐。
為推動數據要素產業集聚發展,濟南圍繞建強數據要素產業載體,謀劃“4+N”數據要素產業發展布局,將建設濟南中央商務區、濟南中央科創區、濟南國際醫學中心、濟南智想城科創產業園AI智園4個“數據要素產業核心區”,濟南高新區、歷下區等區縣也已提報15個數據要素產業集聚區建設計劃。下一步,濟南將完善核心區和集聚區基礎配套和支持政策,加強數據要素型企業招引培育,促進產業鏈各環節企業協同發展。
當前正是國內大模型產業發展的風口。濟南積極打造“大模型創新工廠”,面向企業提供智能算力、數據標注、模型訓練、產品開發等服務,線上服務門戶已上線試運行,企業可注冊登錄平臺并體驗相關服務。下一步,我市將持續拓展“海若”等大模型應用,加強與“九天”等大模型對接合作,積極落地更多應用場景。針對人工智能領域潛在的數據、算力、算法分散等數字化轉型隱形“壁壘”,推動數據、算力、算法的全要素融合,建設“數算法”全要素融合調度服務平臺,支持企業開發行業模型與小模型,以技術創新驅動生產效率提升,助力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明年繼續無償向企業提供公共數據
公共數據是一座富礦。近年來,濟南積極探索開展公共數據授權運營,已取得積極成效。
據市大數據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大永介紹,濟南公共數據資源目錄共包含1.2萬項數據資源,依托濟南市公共數據開放網,濟南已累計向社會開放15個區縣(含功能區)、77個部門單位的3550個數據目錄,包含公共數據24.7億條、數據接口752個,累計服務用戶4.3萬余個,提供數據下載84.3萬余條,保障接口調用3156萬次,有效支撐了泉城商業選址、汽車充電站導航展示、急救設備AED查詢導航等62個數據應用場景。下一步將持續擴大公共數據開放范圍,提高開放數據質量,更好服務各領域數據應用需求。
在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方面,濟南始終堅持按照低成本、大規模的工作思路,向授權運營企業保障公共數據供給,自2023年12月啟動試點至今,已初步選取501項高頻數據向授權運營企業開放,上架公共數據產品200余個,無償向企業提供數據718萬條。截至目前,濟南市公共數據授權運營平臺已入駐運營單位9家、數據應用單位29家,70余款數據產品實現交易并落地應用場景,累計交易768筆。
下一步,濟南將全面公開1.2萬項數據資源目錄,根據企業需要提供多樣化、差異化的數據供給,正式推開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未來一年內,對授權運營企業繼續免收公共數據使用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