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不過夕陽紅”。當社會發展的腳步不斷前行,養老工作成為新時代的重要課題。在人口老齡化加速的當下,如何讓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不僅是每個家庭的關切,更是社會穩定與發展的關鍵所在。
濟南市作為山東省的省會,戶籍老年人口199.35萬人,占比24.15%,已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為做好新時代養老服務工作,近年來,濟南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老齡工作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山東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1261”行動計劃,穩步推進縣域三級養老服務網絡建設,以堅定的決心、務實的舉措、創新的思路,全方位、多層次整合資源,不斷優化服務模式,提升服務質量。在持續努力與探索中,逐步形成了獨具特色、成效顯著的大城市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有效路徑,獲評2022年度國務院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督查激勵表揚城市,并在第六屆進博會銀發經濟分論壇作典型發言。
強化政府主導 聚力健全縣域三級養老服務設施網絡
在老齡化社會加速到來的時代背景下,我市積極應對養老挑戰,以規劃為引領、探索創新為驅動、加大資金投入為支撐,全力推進養老服務設施建設。
將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納入全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高標準編制多階段專項規劃與體系規劃,實施三年建設計劃,科學布局各類設施。堅持探索創新,破解“用地難”“落地難”問題,在全省率先出臺養老設施用地監管意見,主動提供閑置地塊,創新“五同步”模式保障新建小區養老設施配建,每百戶配建標準比國家和省均超出13平方米。我市推進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有關做法,入選2021年省委改革辦養老服務健康發展典型改革案例。
同時,加大資金投入,設立專項資金并出臺補助方案,對不同層級養老服務設施給予專項獎補。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縣域三級養老服務設施4016處,實現了全覆蓋,農村幸福院覆蓋率超60%,正逐步織密三級養老設施網絡,為老年人打造幸福晚年生活新圖景。
強化改革創新 聚力完善縣域三級養老服務功能
在養老服務工作的探索之路上,我市勇于改革創新、堅持標準先行、注重智慧賦能,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養老發展之路。
市級民政部門通過推進委托運營連鎖化發展,面向全國遴選優秀養老服務組織(企業),簡化登記備案手續,支持和培育連鎖化企業,委托運營各類養老服務設施,依托設施開展“五床聯動”試點和老年助餐服務。
以標準先行發揮示范引領作用,開展養老服務設施分類等級評定,全面實施建設管理運營標準,選樹示范型養老服務設施,推動養老服務設施提升服務規范,形成功能各異、互補互助的發展模式,且多家單位入選國家和省級標準化示范點。
此外,智慧賦能搭建服務供需數字化橋梁,升級完善養老服務信息管理平臺,實現數據共享比對,上線“濟南養老地圖”,加強養老服務智慧監管,打造“服務監管一張網”。
強化資源統籌 聚力提升縣域三級養老服務品質
我市高度重視提升縣域養老服務水平,通過加強領導、完善政策、聯動協作、強化人才支撐等多舉措,全力構建高水平養老服務體系,成效顯著,備受矚目。
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雙組長的促進養老托育服務體系發展領導小組,連續8年將養老工作納入為民辦實事項目。2024年以來,市委、市政府領導對養老工作批示達13次;2019年以來,市人大常委會就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基本養老服務開展2次專題詢問,市政協針對社區居家養老和醫養結合等工作開展2次專題“商量”,全市上下形成了聚力助推養老服務工作創新發展的良好局面。我市以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城市及全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重點聯系城市為契機,出臺政策文件50余項,發布8大類65項扶持政策措施,涵蓋設施建設、社區居家、醫養結合等多方面,形成完善的政策支撐機制。
民政部門發揮牽頭作用,建立養老服務聯席會議制度,探索閑置資源辦養老路徑,制定統一評估標準,開展“五床聯動”試點及“雙隨機、一公開”檢查,形成工作聯動機制。
我市還強化人才支撐,成立養老服務產教聯合體,建立合作機制及獎補機制,持續開展培訓和競賽。累計培訓養老護理員3萬余人次,24名選手在國家和省級競賽中獲獎,3人獲評“全國技術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