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濟南市醫療保障局獲悉,我市醫保部門從本月起在全市開展藥品追溯信息監管提升行動,全面核查藥品追溯碼重復數據,精準打擊串換、倒賣醫保藥品等違法違規使用醫保基金行為。
據了解,藥品追溯碼通常由一系列數字、字母和(或)符號組成,標識在藥品包裝盒的顯著位置,是每一盒藥品從出廠時就被賦予的唯一身份標簽,相當于藥品的“電子身份證”。目前我市已采集了12728萬條追溯碼信息,通過對這些信息的分析核查,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規范,并對發現的違規行為進行處理。下一步將與醫保結算掛鉤,逐步實現“無碼不付、重碼不付”,實現監管關口前移。
日前,國家醫療保障局發文要求,醫保定點醫藥機構在銷售藥品時,必須按要求掃碼后方可進行醫保基金結算。“應用醫保追溯碼,是為了進一步保障群眾用藥安全和醫保基金安全的重要舉措。如果不掃追溯碼,很有可能讓群眾購買到回流藥品,而回流藥品可能經歷多次轉手、儲存條件不當,導致藥品失效、變質甚至產生有害物質,也會讓假藥流入藥品零售市場,嚴重危害群眾健康。”市醫保局工作人員介紹,我市醫保部門從2024年起一直在推廣藥品追溯碼。截至目前,我市追溯碼采集共接入5683家定點醫藥機構,接入率97.53%,其中,定點零售藥店3565家,接入率100%;定點醫療機構2118家,接入率93.63%。
市醫保局呼吁,參保人在定點醫藥機構買藥時,一定要監督該機構掃描上傳追溯碼信息,堅決抵制不掃碼行為。參保人也可使用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醫保藥品耗材追溯信息查詢”功能自行掃碼,查驗藥品銷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