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濟南市處置民用航空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其中,根據事件嚴重程度,將應急響應分為Ⅰ級(特大)、Ⅱ級(重大)、Ⅲ級(較大)、Ⅳ級(一般)四個等級,明確響應條件和響應程序。
健全應急指揮體系。《預案》提出,成立濟南市處置民用航空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市指揮部),明確市指揮部指揮、成員單位、市指揮部辦公室的組成及職責。設置現場保衛、緊急處置、醫療救護等8個現場工作組,明確各工作組的牽頭單位及職責,實現多部門協同聯動,確保救援科學有序。
明確分級響應機制。《預案》根據事件嚴重程度,將應急響應分為Ⅰ級(特大)、Ⅱ級(重大)、Ⅲ級(較大)、Ⅳ級(一般)四個等級,明確響應條件和響應程序。
比如,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啟動Ⅰ級應急響應: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民用航空器飛行事故;民用航空器執行專機任務發生飛行事故;民用航空器飛行事故死亡人員中有國際、國內重要旅客;軍用航空器與民用航空器發生空中相撞;外國民用航空器在我市行政區域內發生飛行事故,并造成人員死亡;民用航空器發生爆炸、空中解體、墜機等,造成重要地面設施巨大損失,并對設施使用、環境保護、公眾安全、社會穩定等造成巨大影響;民用航空器在運行過程中發生嚴重的不正常突發事件,可能導致特大以上航空器飛行事故發生,或可能對重要地面設施、環境保護、公眾安全、社會穩定等造成特大影響或損失。
完善信息報告與發布機制。《預案》要求事發單位或個人第一時間上報信息,明確報告內容要素,確保信息準確完整。新聞發布組統一組織權威信息發布,加強輿情引導,避免不實信息傳播。
加強應急保障能力建設。《預案》加強人力、物資、交通和通信保障,建立綜合應急處置隊伍和志愿者隊伍,配備專業設備并定期維護;開辟航空緊急運輸綠色通道,確保應急資源快速調配;建立應急通信系統保障聯絡暢通。
規范事后恢復與調查評估。有序開展善后處置工作,包括傷亡人員撫恤、家屬安撫及理賠等;依法組織事件原因調查,分析事故責任并提出安全改進建議;全面總結應急處置經驗,評估響應效果,為預案修訂和應急體系優化提供依據,實現航空應急管理能力的持續提升。
注重預案動態管理。《預案》規范開展應急演練、教育培訓,明確考核獎懲制度,并根據法律法規變化或實際需求及時修訂預案,確保其科學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