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發生以來,市委臺港澳辦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超前謀劃、周密制定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積極作為、履職擔當,著力做好在濟臺胞臺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努力幫助解決其實際困難和問題,全力保障臺胞臺商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強化宣傳引導凝聚臺胞抗“疫”共識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市委臺港澳辦積極開展輿論宣傳引導工作,充分利用各類媒介平臺,以多種形式向在濟臺胞臺企宣傳防疫措施、防疫規定及促進企業發展的便利措施,大力傳播防疫工作正能量。市委臺港澳辦主任薛興海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致在濟臺胞臺商朋友的公開信”,及時轉達了市委、市政府對廣大臺胞臺商的關心關愛和牽掛,呼吁在濟臺胞臺商堅定信心、同舟共濟,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共同渡過難關。同時,市委臺港澳辦及時轉發省臺港澳辦有關倡議建議,熱情解答臺胞臺商疑難問題,幫助臺胞臺商了解疫情發展形勢和注意事項,凝聚抗疫共識。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疫情發生后,市臺協會開展了“暖心行動——2020泉城臺商助力疫情防控”,發起愛心捐款,倡導廣大臺胞臺商慷慨解囊,患難與共,共克時艱。協會會員40人次參與捐款,累計捐款4萬余元,并于2月4日將愛心款送到了濟南市紅十字會;2月18日,臺資企業旺旺集團濟南分公司為濟南交警捐贈了價值20萬元的物資,并將于近期陸續捐贈該公司生產的800箱消毒液,充分表達了兩岸同心、共克時艱的決心;2月23日,濟南臺協會副會長、濟南雅琪朵醫療美容醫院董事長張興漢向濟南市傳染病醫院捐贈500套防護服……
強化服務意識做好在濟臺胞疫情防控
連日來,市委臺港澳辦以服務為主線,圍繞疫情防控積極作為,靠前服務,調度匯總臺胞返濟情況,建立臺胞臺企情況報告制度,設立并公開了咨詢服務電話,及時了解掌握臺灣同胞各方面訴求,幫助解決困難,全力保障臺胞、臺商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按照“十個一律”的要求,市委臺港澳辦重點監控外地返濟和密切接觸者兩類臺胞人群。2月4日,2名臺商因同機乘客發熱而被隔離留觀。接到情況后,市委臺港澳辦第一時間進行備案上報并積極跟進,聯系了區臺辦,并安排專人與臺胞進行對接,對發熱情況進行持續關注,目前體溫正常。同時,市委臺港澳辦及時統計了外地返濟臺胞居家隔離情況。據統計,目前在濟臺商共37人,解除隔離34人,無上報感染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無疑似病例。
此外,市委臺港澳辦還積極幫助臺胞解決困難問題。在摸排過程中,市委臺港澳辦了解到天橋區和濟陽區各有1名臺商在解除隔離后,存在無法辦理健康證明等問題,便積極協調有關部門,予以妥善解決。2月10日,歷下區臺企拓普生活用品有限公司高管周克健發生非責任交通事故,市委臺港澳辦通過省臺港澳辦積極協調省立醫院東院,及時就診,住院治療,得到了當事人及臺企的好評。同時,市臺協會也積極行動,幫助臺胞臺商辦理了免費改簽機票100余人次。
強化擔當意識積極保障臺企復工復產
近日,市委臺港澳辦認真整理各級關于復工復產扶持政策和措施,向臺企轉發國家和省、市應對疫情促進中小微企業健康發展的有關政策,并提出促進我市臺港澳企業健康發展的四項舉措,整理匯總了相關政策解讀。
同時,市委臺港澳辦積極解決臺企復工復產遇到的防疫、用工、融資、訂單、物流等方面的問題。針對消殺防護物資緊缺的困難,市委臺港澳辦高頻次發布了消殺物資采購渠道30余次,內容涵蓋進口口罩、酒精、護目鏡等防護用品;針對疫情期間高速交通管制問題,積極協調市防疫指揮部,幫助解決臺商辦理運輸通行證;針對停產期間的法律問題,充分發揮市委臺港澳辦律師顧問團隊作用,為臺港澳同胞和企業無償提供法律服務,幫助企業解決在用工、商業合作等方面的法律風險和糾紛……市委臺港澳辦還及時向廣大臺商發布了疫情期間我市的各項利臺惠臺政策,切實幫助臺商臺企用好用足政策,積極協助臺資企業有序復工達產,受到了廣大在濟臺商一致好評。
市委臺港澳辦還全面跟蹤、及時調度臺資企業復工情況。目前,我市累計注冊臺資企業919家,現存臺企約300家,商業零售網點約300個。其中工業類企業已復工60家,未開工10家,復工率86%;大潤發、統一銀座等商超類企業開工較早,統一銀座195家店全部營業,其中54家24小時營業,以保障市民生活需求。
薛興海表示,市委臺港澳辦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按照省委、市委和市政府有關要求,會同相關方面繼續加大服務力度,為臺商臺企排憂解難,并將著力搭建平臺,發揮臺資企業在電子信息、醫療康養、食品加工等產業領域的帶動引領作用,進一步促進濟臺產業合作,助力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他希望在濟臺胞臺企堅定信心,共同努力,取得科學防疫和發展壯大雙重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