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至30日,全市政法機關服務新舊動能轉換推進大會暨法治保障研討會召開,進一步動員全市政法機關全力做好服務保障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各項工作,努力為實現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優質高效的法治服務和堅實有力的政法保障。
會議印發了市委政法委《關于服務保障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意見》,發出了全市政法機關服務保障先行區建設的倡議書,為市法學會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法治保障專業研究會揭牌,宣讀了市法學會對獲獎論文的表彰決定。會上,市政法各部門代表進行表態發言。山東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謝桂山作主旨報告,泉城法治論壇“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建設的法治保障問題研究”主題征文一等獎獲獎者交流發言,與會專家進行了點評。
倡議書
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建設為濟南發展創造了由“大明湖時代”邁向“黃河時代”的歷史契機。打造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為先行區建設保駕護航,全市政法系統使命光榮,責任重大,任務艱巨。為此,我們鄭重發出倡議:
堅定信心,牢記使命,在服務保障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建設中找準站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切實擔負起助推新舊動能轉換的政治責任和歷史使命,率先在思想上轉變觀念、在行動上立說立行、在能力上不斷提升,做到主動融入、主動引領,主動擔當、主動作為,為全市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發揮政法職能作用。
擔當責任,保障平安,擼起袖子為新舊動能轉換保駕護航。切實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以10大重點行業、重點領域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集中行動為契機,深入開展農村地區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集中行動,依法嚴厲打擊各類破壞市場秩序和營商環境違法違規行為,為項目建設和企業生產經營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和社會環境。加大重點區域整治力度,嚴厲打擊各類黑惡霸痞行為,全面凈化社會風氣,構建平安和諧的城鄉環境,讓“善治濟南”的形象更加清新靚麗。
捍衛公平,伸張正義,俯下身子為企業家和勞動者排憂解難。大力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嚴肅查處侵犯知識產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強買強賣、強攬工程、欺行霸市等不正當競爭行為,維護市場公平秩序,保障企業家合法權益,弘揚企業家精神。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推進訴調對接和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讓辛勤的勞動者獲得法治保障。切實增強企業和勞動者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生根發芽提供優良的法治土壤。
弘揚法治,樹立權威,挺起胸膛樹立政法機關的良好形象。“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政法機關作為法治的宣傳者和維護者責任重大。堅持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就是最好的全民普法工作理念,積極發揮政法部門的作用,以執法帶動普法,以司法推動守法。強化政法隊伍建設,提升政法隊伍專業素養,維護司法公正,堅守法治底線,樹立法治權威,在全社會形成崇尚法治、依法經營、自覺維護法律權威的意識和氛圍。
行動是最有力的宣言,落實是最有效的擔當。發展前進從無坦途,攻堅克難方顯珍貴。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在大局下謀劃、在大勢中推進、在大事上擔當,共同投身服務保障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建設的新征程,捍衛公平正義,凈化營商環境,擁抱黃河時代,讓城市更加有魅力、發展更加有活力,為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作出積極貢獻!
市中級人民法院
為新舊動能轉換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市法院高度重視服務保障新舊動能轉換工作,多次到先行區開展調研,主動了解司法需求,研究制定了《關于服務保障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建設的意見》。今年以來,圍繞服務新舊動能轉換,依法調節經濟關系,審結一審商事糾紛案件25448件,全面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濟南知識產權法庭建設,審結一審知識產權案件1493件,促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加大“僵尸企業”處置力度,審結破產清算案件22件,促進生產要素優化升級。積極延伸司法服務,開展“法治六進”活動,為企業提供法律咨詢和司法建議100余條,打造有利于投資興業的法治環境。
全市法院將認真貫徹會議精神,增強服務新舊動能轉換的信心和決心,嚴格依法履職,為新舊動能轉換營造良好法治環境,延伸司法服務,增強服務新舊動能轉換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加強組織領導,為服務新舊動能轉換提供有力保障。
市人民檢察院
檢察護航助力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市檢察院堅持把保障促進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建設作為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中心任務,深入先行區管委會對接調研,制定服務保障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14條服務舉措,建立服務新舊動能轉換檢察服務站,把派駐基層檢察室打造為服務保障橋頭堡,全檢行動,精準保障,各項服務保障工作扎實推進,取得階段性成效。
全市檢察機關將更加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作用,堅定不移提高政治站位,進一步凝聚思想共識、強化行動自覺;堅定不移忠誠履職盡責,進一步提升服務保障質效,突出聯動對接、精準服務、檢察護航,助力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堅定不移強化責任擔當,進一步推動各項服務措施落地見效,為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建設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更加優質的司法服務。
市公安局
爭做先行區建設排頭兵
全市公安機關圍繞先行區“招商引資、引爆區建設、三橋一隧、生態保護”等重點工作,以打擊護航發展,以服務助推發展,以除患保障發展,當好服務發展的主力軍、生力軍、助力軍,為全市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建設創造安全穩定的治安硬環境和優質高效的服務軟環境。
公安機關將細化措施、創新機制,擔當作為、狠抓落實,為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建設發展作出更大貢獻。以“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為引領,著力打造更加安全穩定的治安環境,讓“安全泉城”成為招商引資、對外開放的亮點品牌。以項目建設“三條底線”為目標,著力打造更加良性有序的發展環境。對先行區重點項目落實“保護性執法”,重點整治制售假冒偽劣、虛假宣傳等侵犯商標、專利、商業秘密等違法犯罪,著力打造先行區“安商護商惠商”秩序凈土。以服務企業群眾為中心,著力打造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對新舊動能轉換重點項目急需人才,進一步放寬政策、拓展渠道、優化服務。
市司法局
法律服務大有可為
市司法局出臺《服務保障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建設的意見》,成立山東首家、全國第三家市屬破產管理人協會,統籌法律服務資源,創新法律服務舉措,積極服務舊動能有序退出,助推新動能健康成長,努力為新舊動能轉換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和法治保障。
全市各級司法行政機關一定服務中心大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全力服務新舊動能轉換工作。加強普法依法治理,為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建設營造良好法治環境。把優化營商環境納入“七五”普法重要內容,做到哪里有企業,法治宣傳就到哪里。發揮律師、公證職能,提供“打包式”法律服務,為新舊動能轉換提供精準服務。加強人民調解工作,及時化解新舊動能轉換中出現的矛盾糾紛。抓好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為新舊動能轉換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務。
市民政局
確保先行區道路名稱體現泉城特色
市民政局將立足民政工作職能,緊緊圍繞服務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服務保障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扎實做好區劃地名工作,助力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建設。扎實做好先行區道路命名工作,確保片區內道路名稱體現泉城文化特色,彰顯省會城市特點,傳承城市文脈肌理,與先行區的規劃定位相匹配。加快推進養老服務發展,助力國際醫療康養名城建設。力爭到2020年,每個區縣建成1處養老服務中心,每個街道建成1處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全市建成500處城市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和1200處農村幸福院。充分發揮社會組織作用,不斷加強社區治理創新,助力全市營商環境優化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