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發布《中國城市政商關系排行榜2020》,對全國292座地級以上城市的政商關系進行了評估,其中,濟南表現搶眼——位列深北廣滬4個一線城市之后,排名全國第5。
此前,在2019年10月該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城市政商關系排行榜中,濟南位居全國第9位,而在2017年排行榜中,濟南尚在第29位。從第29到第9,再從第9到第5,泉城“一路凱歌”,說明“親”“清”政商關系的新生態在濟南已經逐漸形成。
剛剛過去的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國經濟遭遇不小挑戰,面對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這場大考,上半年濟南實現GDP增速0.7%,這一成績殊為不易,離不開政府與企業的共同協作、共同努力,不遺余力將復工復產、“六穩”“六保”等舉措落實落地。事實也證明,健康的政商關系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防腐劑”和“助推器”。
民無商不活,國無商不興。有商就會有政商交往,政商關系不僅關涉營商環境,而且反映黨風、政風和社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型政商關系,概括起來就是“親”“清”兩個字。去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家座談會上再次強調,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對于面臨著難得發展機遇的濟南來說,無論是早日建成“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還是扛起“走在前列”“揚起龍頭”的省會擔當,以及在當前常態化疫情防控中穩住市場主體“基石”的現實需要,積極構建“既親且清”的新型政商關系,都顯得更加重要。
在去年4月舉行的全市“重點工作攻堅年”推進大會上,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孫立成指出,要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7月份,在全市加快建設工業強市動員大會上,孫立成強調,各級黨委政府要精心呵護工業企業,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前不久,孫立成在主持召開企業家座談會,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時進一步強調,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讓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健康成長,讓市場主體活躍起來,全力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親”是親近,強調坦誠交往;“清”則是清白,要求干凈純潔。把握好二者的辯證關系,就要一個都不能少、一個也不能偏廢,還得“清”上更“親”、“清”上有為。因此,構建新型政商關系,打造優良營商環境,充分激發市場活力是重要一步。確定2020年為全市“民營經濟服務年”;探索設立“企業家日”;陸續推出了容缺受理、獨任審批師、企業開辦“全城通辦”和“一業一證”改革等創新舉措,全力打造“在泉城·全辦成”服務品牌……一條條措施、一項項利好都是對構建新型政商關系作出的生動詮釋。如今,尊商重商在泉城蔚然成風,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創業者和投資人感受到了這座城市對待市場主體的真誠,走近濟南,攜手濟南,民營經濟正成為推動濟南高質量發展最有活力的主體。
剛剛公布的《中共濟南市委關于制定濟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出: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依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構建企業、市民訴求“接訴即辦”快速響應機制……毫無疑問,“十四五”時期,濟南將繼續堅守“親”“清”之道,全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新高地。“親”“清”合力,“鳳凰”自來,朝著健康的方向疾行的政商關系,必將為濟南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