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1-07-13
信息來源:
讓專技人才成為經濟發展助推器 圍繞增強城市核心競爭力和推動重大科技進步,加強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堅持高層次創新型科技人才優先發展、重點發展的理念,適應建設創新型城市的需要,以提高城市核心競爭力為目標,依托重大科技和工程項目、重點學科研究基地、產業和創業園區、企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科技成果孵化器等載體,給人才提供干事創業的平臺。完善配套政策,建立完善激勵機制,構建人才服務體系,優化人才成長環境。通過開展各類表彰獎勵活動,激勵廣大專業技術人才以先進典型為榜樣,愛崗敬業,刻苦鉆研,努力做科技創新的引領者、先進生產力的開拓者、先進文化的傳播者,充分發揮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在科技創新、經濟建設、社會發展中的領軍作用。
整合社會資源
完善高技能人才培養機制
充分發揮技工院校等各類職業院校、民辦職業培訓機構在高技能人才培養中的基礎性作用,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即企業下“訂單”、高校育技工的培養模式,緩解高技能人才短缺的局面。力爭到2020年末,濟南市的技師學院、高級技工學校在校生規模達到5萬人以上,每年培養技師2000人。建立和完善職工培訓制度,普遍開展上崗培訓和崗位技能培訓。依托車間班組,通過崗位練兵、崗位培訓、技術比武等形式,每年技能培訓人數不少于職工總數的20%,依托“泉城金藍領”基地培養高技能人才1000人以上,形成正常的職工技能成長通道,促進職工技術技能水平的提升。
大力扶持社會工作
專業民間組織
“十二五”期間,濟南將以分類培訓發展社會公益性民間組織為重點,優化社會公益性民間組織培育發展的政策環境,增加社會工作專業民間組織數量,提升專業化水平和服務質量,加強對社會公益性民間組織的監督管理。大力培育直接提供社會工作服務的專業民間組織。按照“多種渠道、整合資源”的思路,推行“三個一批”的辦法,即:結合我市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將一批可以承接政府購買服務的事業單位改造轉化為社會公益性民間組織;選擇一批現有的民間組織,按照承擔社會服務工作的要求規范整合,使之成為符合條件的社會公益性民間組織;鼓勵支持符合條件的組織和個人,創辦一批社會公益性民間組織。
不拘一格選拔
高層次宣傳文化人才
要實施濟南宣傳文化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加強對拔尖創新人才、急需緊缺人才、戰略性后備人才的扶持力度。通過市“百千萬”海內外人才引進工程大力引進和使用海內外高水平人才,通過舉辦專業研修、組織考察采風、資助專著出版、舉行作品研討、舉辦成果展示,提升文化領軍人才創新創作能力和團隊組織能力。重視領軍人才創新團隊建設,擴大領軍人才開發的工作覆蓋面,把新媒體、新業態、基層宣傳文化及非公有制經濟領域優秀人才納入培養范疇。積極培養青年英才,不拘一格,廣納群賢,破除論資排輩、求全責備觀念,采取重點扶持、跟蹤培養等特殊舉措,每年重點整合社會資源,校企定向培養扶持一批青年英才,依托骨干文化企業、文化產業園區及創意產業聚集區,建設青年英才培養基地,通過給項目、配導師、搭平臺,形成推動優秀青年宣傳文化人才快速成長的工作機制。
為高層次創新型人才
搭建干事創業的舞臺
要積極探索省、市共建或省外、國外研究機構合作教案建設重點實驗室的新模式,集中建設一批重點實驗室。建設一批具有自主產權、創新能力達到國內一流水平的企業技術中心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著力建設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平臺、集成電路公共研發服務平臺和數字媒體公共平臺等一批帶動性強、輻射面廣的專業技術和服務平臺。加強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和工作站建設,積極吸引留學人才、優秀外籍博士進站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建立完善創新創業人才信息服務、創新成果交流、繼續教育、技術成果交易、投融資和技術服務等公共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