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在新時代的浩蕩春風里,隨著濟南市“大學習、大調研、大改進”的深入開展,11月22日,市“三大辦”組織省、市、區級新聞媒體走進槐蔭區,開展“抓黨建、促發展”集中采訪活動,探尋高速發展的“槐蔭密碼”。
槐蔭區圍繞“大學習、大調研、大改進”,著眼發展全局,注重頂層設計,在全市創新開啟黨建品牌“書記直通車”,建立區、街道(部門)、村(社區)三級書記聯動機制,量身定制五輛直通車,促進黨建與改革發展各項工作深度融合,讓問題在最短的時間被發現,用最快的時間解決,打通基層黨建“最后一公里”。
重點工作推進直通車,發展成效得到彰顯。槐蔭區采取“基層書記匯報、區領導點評、區委書記總評”的方式,定期召開重點工作推進視頻會,圍繞黨建與發展等主題,曬工作、比思路、亮業績。今年,區委書記直接聽取村居匯報4次,督辦問題116項,引導一批基層干部在重點任務中沖鋒在前、示范表率。針對村內基礎設施欠缺問題,區里從機制上理順,創新設立區鄉村振興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整合零散涉農資金,先后投入9432萬元,完成37個村莊綜合整治工程,建設19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站,農村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水平有效提升。
集中懇談直通車,一批建議得到采納。該區通過服務熱線、“代表來了”“商量平臺”等載體建立問題收集機制,將民主協商、民主聽證等制度有效融為一體,充分集聚民智。今年,區級層面先后召開了營商環境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等專題懇談會,街道、村(社區)層面召開各類懇談會500余次,干部群眾7000余人參加懇談,解決問題500余個。
現場辦公直通車,一批問題得到解決。該區對于基層無法獨立解決的問題,由區級領導召集相關部門現場辦公,區委和區政府督查室跟蹤督查,構筑起“書記面對面,行動在一線”的研究解決問題機制。區委書記現場督導整改社區服務站收費窗口設置不力等問題,帶動全區對外服務窗口全面整改提升;西客站片區交通環境優化、軌道交通R1線施工難點等問題也通過直通方式有效解決。
聯系服務直通車,一批實事得到辦理。該區以服務基層、服務企業為重點,認真落實“周三訪談日”和區黨政班子成員包掛街道、到政務服務大廳帶班等制度,為基層解難題、辦實事。今年,全區共投入民生領域資金28.3億元,使老舊小區改造提升、美麗鄉村建設等民生實事得到有效落實;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區、街兩級實現“零跑腿”303項、“只跑一次”1943項、“你不用跑我來跑”62項,全力營造營商環境的“綠水青山”,全區項目數與投資總量達到近10年來的新高峰。
接訪處訪直通車,一批訴求得到化解。以區黨政班子成員和街道黨政負責人為重點,通過定點接訪、重點約訪、帶案下訪等方式,及時就地處置信訪問題,架起密切干群關系的“連心橋”。今年,28個重點信訪案件由區級領導聯系包案負責,已解決26件,全區信訪案件辦結率同比提升5.6%。
“書記直通車”已經成為推動槐蔭經濟社會發展的“牽引車”、匯集社情民意的“信息車”、推進重點工作的“指揮車”和服務企業發展的“幸福車”,帶動全區發展呈現出“高鐵速度”,在“走在前列”中彰顯了槐蔭擔當、展現了槐蔭作為、貢獻了槐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