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群眾和企業反映的“痛點、難點、堵點”,如何通過政策舉措的改革創新,把市委、市政府優化營商環境和深化“一次辦成”改革的工作要求落實到位?
今年以來,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市城市更新局)積極探索不同“辦”法,努力實現辦事程序再精簡、業務流程再優化、便民服務再加強,打通服務群眾、企業的“最后一公里”。
一窗辦
“網簽、過戶、繳稅,只需要在一個窗口排一次隊,就能全部辦完,省事兒多了。”市民林先生日前到市房產交易大廳辦理二手房業務,整個過程出乎意料的順暢,讓他十分滿意。
據市房產交易監理所有關負責人介紹,在房屋不動產交易、登記機構分離后,如何方便群眾和企業,是國土、房管、稅務等部門面臨的共同問題。經過三方協商加強合作,市房產交易大廳設置“綜合服務窗口”,按照一定比例配置交易、登記、稅務工作人員,實行業務聯動,辦事群眾只需取一次號、排一次隊,即可“一窗辦結”二手房交易、登記、繳稅業務;在各區政務服務大廳和市、區兩級不動產登記部門,市房產交易監理所也派駐工作人員,和其他部門聯動,方便群眾和企業就近辦理業務。
網上辦
“原來辦理‘前期物業招標備案’手續,需要提交各種紙質材料不說,還得跑兩次才能拿到紙質備案證明,現在全程網辦,不用跑腿不說,辦理時間也從5個工作日縮短到了1個工作日,真正實現了提速提效。”對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市城市更新局)推出的建設單位前期物業服務企業選聘招標文件備案(即“前期物業招標備案”)“零跑腿”服務,某房地產開發企業負責項目前期物業招標工作的相關負責人大為贊賞。
“依托互聯網數據共享技術,‘前期物業招標備案’、房地產項目前期物業管理驗收、前期物業管理資料備案三項業務,均實現了全程網辦。”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市城市更新局)駐市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前期物業招標備案”、房地產項目前期物業管理驗收兩項“零跑腿”事項已累計辦結208件,前期物業管理資料備案“一次辦成”89件。
減證辦
“現在辦理商品房限購核查,除了必須的輔助性材料需要現場提交以備審查外,其他材料都可以通過網上提交和部門數據共享實現,一般上午報件當天下午就能審完。效率高了,時間短了,我們網簽的速度也跟著上來了,對開發企業來說,真的很管用。”中海地產專門負責限購查詢業務的工作人員王乃嶺告訴記者。
砍掉不必要的材料和環節,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是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市城市更新局)實施減證便民舉措的初衷。除了通過部門信息聯網,實現房屋登記、網簽、戶籍、婚姻、社保、個稅等數據共享,在限購核查中減少所需書面材料,方便群眾買房置業外,在公共租賃住房分配、既有住宅申請增設電梯等業務中,也都盡可能精簡手續、優化流程,依靠信息化手段為辦事群眾和企業提供最大便利。
延時辦、錯時辦
通過推行“每周7天工作制”等方式,方便群眾和企業利用周末、午休時間辦理相關業務。
上門辦
通過流動服務,為特需群眾和企業提供房產交易、房屋測繪等方面的服務。
容缺辦
推出告知承諾制,在群眾辦理限購核查等業務缺少部分材料時,允許“邊受理審核,邊補齊材料”,不讓群眾“來回跑”、“反復排隊”。
貼心辦
通過升級業務大廳軟硬件,增強服務意識,改進工作作風,營造溫馨環境,不斷提升服務群眾和企業的水平和質量。
“在推出2項‘零跑腿’和22項‘只跑一次’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的基礎上,為進一步促進實體經濟、相關行業健康發展,我們還起草了‘社會組織建設公租房’等政策文件,為多渠道解決住房困難職工家庭、引進人才的住房問題奠定了政策基礎;深入開展物業服務行業‘標準建設年’暨‘傳統文化進社區’活動,組織培訓1350余名物業管理項目負責人,不斷提高全市物業服務規范化、標準化水平。”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市城市更新局)局長徐春華表示,“今后,我們將繼續深入推進‘放管服’和‘一次辦成’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濟南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