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萊蕪區抓住“四好農村路”政策的大好機遇,在鄉村道路建設上注重品質提升,著力打造高標準、高水平的景觀路、“網紅路”,被越來越多的游人稱為萊蕪的“318”。條條美麗的鄉村路把那些久在深山少人問津、富有歷史文化底蘊的偏僻村落串聯起來,讓這些村落漸為外人識。
我國有條318國道,因其部分路段景色壯觀、道路奇絕,被稱為“中國人的景觀大道”。在萊蕪,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美麗鄉村路不斷呈現在人們面前。
一條鄉村路,串起一路好風景
進入冬季,草木凋零,大地寥廓,一切歸于寧靜。大王莊鎮富嶺村至蘇家莊村之間的綿綿大山腳下,一條蜿蜒崎嶇的嶄新道路令人耳目一新,前不久,這條長近10公里、被稱為“槐香漫道”的景觀大道正式通車。大王莊鎮相關負責人介紹,“槐香漫道”公路沿線設有多個觀景臺、休息區等服務設施,方便游客停車休息、觀賞奇山峻嶺。此外,公路還將串聯起周邊的多個旅游景點,進一步豐富游客的自駕游體驗。
鄉村道路,處處是風景。
從茶業口鎮雙山泉村沿著蜿蜒曲折的盤山路一路向上,很快就到了潘家崖村。這里是山東省景區化村莊,海拔700多米,整個村子依巍峨的山崖而建。站在村口向下張望,但見一條蜿蜒曲折的瀝青路如同蛟龍一般,赫然呈現在眼前,好一幅美麗壯觀的畫卷。一些自駕愛好者正駕車一路盤行,享受著這條“天路”帶來的別樣體驗。
羊里街道的旅游大道、萊蕪區南部環山旅游大道、改造后的雪野湖環湖路……
車在路上行,人在景中游,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太棒了,這不就是萊蕪的‘318’嗎?”剛剛駕車“爬”上潘家崖的博山游客韓先生發出由衷的感嘆。
“在萊蕪,像‘槐香漫道’這樣的景觀路比比皆是。”萊蕪區城鄉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區城鄉道路基礎設施建設服務中心主任吳修吉說。
近年來,萊蕪區以開展“四好農村路”三年攻堅專項行動為依托,持續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在“建”上求突破,不斷提升建設標準,打通了一批“斷頭路”,建設了一批“產業路”,實施了一批“旅游路”。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泥水路到水泥路,再到五彩路,萊蕪區農村路不斷實現華麗轉身。農村路,不再僅僅滿足人們的日常出行,而被賦予了更多的內涵。
一條鄉村路,讓美麗村落漸為外人識
潘家崖村地處大山山腰,因地勢險峻,以前少有人問津。新路修通后,古老的潘家崖開始以新面孔示人,每逢周末節假日,前來游玩的人絡繹不絕。一些有經濟頭腦的村民開始搞起了餐飲服務業。村口的懸崖上,土爐炒雞的店主說道,這條路沒通之前,村里通往外面的是一條破舊、狹窄的水泥路,一般人根本不敢開車上來。如今,修了這條路,游客越來越多,生意也火起來了。
這條路,不僅從雙山泉村通到潘家崖村,還繼續向東延伸,一直通到“懸崖上的村莊”——逯家嶺,徹底打通了茶業口鎮“一線五村”的古村落旅游線路。把這幾個村莊串聯起來,形成環形路線。近年來,茶業口鎮依托齊長城“一線五村”文旅綜合體項目,積極推進“交通+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新模式、新業態,實現“旅游消費引進來”和“產品走出去”的良好格局,為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不斷注入新活力。
萊蕪區北部山區旅游大道則串聯起了羊里街道的東魏莊、東土屋、西魏莊等7個村。街道黨工委將7個村組成鄉村振興黨建聯合體,整合資源、串點成線,互推客源,發揮集群效應,從而實現抱團共同發展。如今,鄉村振興黨建聯合體創建取得明顯成效,不僅帶動周邊交通、餐飲、購物、住宿等消費鏈不斷延伸,也使土屋煎餅、嬴城仙桃、紀家寨景區等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各村發展有了質的飛躍,真正實現了一條路串活7個村莊。
今年“十一”假期期間,萊蕪區南部環山旅游大道沿線各景點內游玩的人熙熙攘攘,景點外車來車往。這條旅游大道東起高莊街道后坡村,西至牛泉鎮圣井村,貫穿23個自然村,連接蓮花山、筆架山、云臺山等景區。道路在設計時注重順“勢”造路、依“勢”造景,不僅迎進來大批游客,盤活了資源,更改變了沿線百姓的生活,讓他們種植的小米、花椒等特色農產品有了銷路。
南部環山旅游大道實現了南部山區東西貫通,將散落在山間秀美的自然風貌、豐富的物產、紅色歷史文化串珠成鏈,激活了南部片區發展的新動能,已成為一條名副其實的致富路、振興路。
一條鄉村路,鋪出鄉村發展“快車道”
農村公路,一頭連著改善民生,一頭連著經濟發展。
萊蕪區圍繞全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布局,聚焦服務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做好“農村公路+”的大文章,以路富民、強農。持續推進連村路、產業路、資源路、旅游路建設,促進特色小鎮、鄉村旅游、特色農業、綠色生態等融合發展,全面拓展農村公路服務功能,以“四好農村路”建設帶動鄉村蝶變。
截至目前,全區農村公路通車里程由2018年的3196公里增加到3546公里;農村公路優良率提高到了86.3%,所有行政村均通上了城鄉客運公交車。
萊蕪區立足特色農產品優勢,從改善營商環境入手,構建起“一點多能、一網多用、多點合一、功能集約”的農村寄遞物流體系新模式,統籌解決了農民群眾幸福出行、物流配送、郵政寄遞3個“最后一公里”和農產品進城“最初一公里”制約問題,農村物流網絡不斷完善。目前,已構建起“1+12+200+ N”的區、鎮、村三級寄遞物流體系,實現農村寄遞物流服務全覆蓋。
“四好農村路”,連接的不僅是城鄉地域空間,更是通向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下一步,萊蕪區將繼續加快實施“四好農村路”建設,細化完善農村公路管養模式,不斷提升農村公路運營效益,推進實施農村公路路域環境綠化美化,全面提升農村公路的品質,修建出一條條群眾想修的致富路、幸福路。